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遮羞弃贫”不可取
      发布时间:2016-10-26 11:15:1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近日,在下乡采访整村脱贫示范村建设过程中,一位村民小组长说:“我们这个自然村的亮化、绿化以及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完成,有一户贫困人家没有实力搞建设,又不是建档立卡户,为此,村里决定,用空心砖把他家围起来,这样,上级来检查就看不到贫困现象了。”听到这个小组长交流的所谓“经验”后,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不仅会伤了贫困户的心,还是对扶贫政策的落实不力,最终将影响扶贫的进程。
    贫困问题不能遮掩,要真正摘除“穷帽”拔掉“穷根”,就需要面对现实,迎难而上。笔者想起了全国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杨善洲。2004年,杨善洲在大亮山植树造林步入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家人与社会都不理解,说他是当“官”当昏了,回家把森林护起来,让群众烧柴都不能砍。当时,笔者问他难不难过,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我当地委书记,不要说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最起码的就连喝一口干净水的愿望都没有实现,现在,我上山种树,就是做不了大事,但多年后,可以让他们喝上一口干干净净的水。”
    以先进典型敢担当、真落实的作风相比,当前“遮羞弃贫”的做法,恰恰反映了某些党员干部对“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践行得还不够,从根子上说,就是不严不实。其一是谋事不实,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抓短期容易见效的“显绩”,忽视事关长远发展的“潜绩”,缺乏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定力;其二是创业不实,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拈轻怕重,舍难取易,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能担当,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只讲原则要求,不讲具体行动;其三是做人不实,弄虚作假,“遮羞弃贫”,如此不严不实的作风,安能确保消除贫困的目标得以实现?
    “遮羞弃贫”不可取,弄虚作假更不可取。扶贫事关民生冷暖,更系小康目标,各级政府必须把消除贫困作为第一责任来落实,加强宗旨意识,抓好扶贫工作,这既是自己身为党员,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同时,关于扶贫工作的考核一定要实行“回头看”,严查各类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扶贫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关喜如意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