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亿元, 2016年天猫“双十一”画上了句号,相比去年的912亿元增长了32.3%。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很多媒体发出一阵阵惊叹。应该说,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双十一”交易额,正是我国甚至世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集中表现。云南如何融入这股大潮,并从中实实在在取得利益,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关键就在于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紧抓机遇,完善配套机制,在互联网环境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云品在“云”上绽放光彩。
“双十一”呈现出来的全民购物狂欢盛宴,除了商品折扣、全场包邮等看得见的好处以外,更多是从顾客购物心理上下功夫的结果,即在这个看不见边际的网络商场内,顾客的自愿性和自由性都被无限放大。但不管顾客的自由度有多大,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者购物永恒的、关键的因素都是品质和特色,这应该是商家做大做强电商产业的主要着力点;品质和特色往往也是打造品牌的两件利器,显现出商品的不可替代性,品质与特色相得益彰,让产品更具魅力。云南文山三七和玛咖片能够脱颖而出,在今年进入全国农村土特产热销排行榜前16,就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密不可分。
云南电商以农特产品为主,但今年全省“双十一”电商贸易顺逆差达到了-19.03亿元,可见,我省很多高原特色农产品劣势还很明显:商品销售的规模不大,特色优势也没有得到有效转化。这种结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电商配套机制不够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交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渠道不够通畅,产品包装不符合互联网交易特点,农特产品附加值低,种种不利条件让云南土特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总之,我们的农特产品先天优势很好,绿色健康,品质和特色都不缺,但很多仍旧困在大山之中,走出去的道路还不够宽广。
今年“双十一”,我省交易额达到了23.01亿元,同比增长41%,对外销售仅有3.98亿元;尽管买多卖少,但电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令人欣喜,在这一片产业蓝海中,让云品在“云”上绽放光彩,可以视为我省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从现在来看,相比东中部,我省电商产业发展亟需冲破“山”的束缚,只有始终保持开放的思想,用良好的配套机制、设施把劣势变为优势,才能让云品真正在电商大潮中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