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史料,朱德同志曾给家人规定了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等“三不准”,他曾对女儿朱敏说:“老百姓怎样生活,你就怎样生活。”朱敏后来深情回忆说:正因为当初爹爹让我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才使我今天能拥有像普通人一样幸福的生活和普通人那金子般的平常心。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何其之大!千百年来,家风建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备受重视,盘点赢得赞誉的那些历史名人的成长历程,发现他们无不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比如,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反之,梳理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则会看出,那些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败坏,欲壑难填、全家齐“腐”的现象绝非鲜见。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48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我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2001年,因工作繁忙未能参加父亲寿宴的习近平同志写下这封情深意长的拜寿信,表达了对父亲信仰坚定、生活俭朴等高尚品格的崇敬之情和传承好这种好家风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这一再说明,党员干部的家风与党风政风作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应当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语境下的家风,已从亲缘层面升华到文化层面。家风建设在内涵上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在保持平常心上下功夫,把握好坚定信仰、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等关键词,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爱的港湾、厚德之所,为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