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多给乡土文化创造舞台
      发布时间:2016-12-07 09:11:0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90多岁的爷爷去世了,为了祭奠老人,子孙们请来了几支文艺表演队,有耍狮子的、舞龙的、唱花灯的、打四筒鼓的……这些演出节目从每个动作的组合,到每个表情的表现,都是由队员们代代相传学来的。而他们精彩的表演,也吸引来了近百人的围观。
    这些民间艺人大多是农民出身,平常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只有在村里办红白喜事的时候才能一展才华。几个小伙子,把张牙舞爪的狮子耍得生龙活虎上蹿下跳,把短短两条龙舞得活灵活现,把四筒鼓打得很熟练,一招一式都很生动形象;唢呐也是吹得声声凄惨催人泪下,自编自演的小品更是让人捧腹大笑,一人背七八人的叠罗汉,前空翻、后空翻、两人交叉空翻,让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演出非常精彩,但遗憾的是,总要等到红白喜事时,村民们才有机会欣赏到。其实,不仅在云南,在全国很多的农村,多才多艺、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少,且很多都是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人。但苦于没有舞台展现的现实,导致他们一天不练手生脚慢,长期不练技艺失传,最终,也让许多民间技艺与我们渐行渐远。
    乡土文化如此,众多传统文化亦如是。鲁班的木马没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仿古亭台楼阁其实是红红绿绿油漆下那些笨拙的钢筋混凝土,没了穿尖斗榫,现在的木匠都成了“钉子木匠”,很多人连斧头锯子都用不来,只会用电锯,一停电什么都干不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中国人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国服,人们都被西装、夹克、牛仔裤包裹着。但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我们的唐装、汉服去哪儿了呢?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实,乡土文化也是一种乡愁,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是田间地头生活的乡土人的人生写照。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应该多给乡土文化创造一些舞台,为继承传统、传承精神、留住文化的根尽一分力。
 

责任编辑:关喜如意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