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晴,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
洱源县级领导包村,给我的任务是:牛街乡西甸村。西甸村下辖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562户2252人,其中建档立卡58户195人。这58户困难群众现在都已享受了农危改和产业扶持贷款,每户也都领取了3000元的政府养殖补贴。现在这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决心大、干劲足。
洱源县要在今年底脱贫摘帽,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贫困户的“钱袋子”年底再“鼓一把”,我想方设法筹措了一点资金,准备再精准帮扶58户建档立卡群众。经与村民代表商量,大家一致同意:补助58户每户一头小肥猪(每头价值1000元),由村委会指导其进行生态喂养,年底出栏销售时由工作队负责找商家,确保能卖个好价钱。
昨天通知大家猪苗已采购好,今天一大早,58户建档立卡群众悉数到齐来领小猪仔。大家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像过节、像赶集一样热闹。这些打着耳标的小猪仔,即将由它们的新主人接回家。按照抽签的顺序,工作人员逐家逐户地给群众发放小猪仔。
段大妈领到了1号“小肥猪”,老伴、儿子都外出务工了,小猪仔挺通人性,安静地站在段大妈的手推车上。为了防止它半路跑掉,我们赶紧帮大妈拴住它。老杨的三轮车上载了3头小猪仔,其中2头是邻居们的。龚大姐家的“小家伙”很不安分,只好用笼子“收拾”它。李世荣家就在旁边,他准备牵着小猪仔回家……
晚上,回到宿舍,手上、脚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猪粪,酸臭扑鼻。但想想洱源今年的脱贫攻坚,这一切都值得做,而且必须做。
省委宣传部派驻洱源县脱贫攻坚干部、洱源县委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 李卫东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