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汝碧) 日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科技局组织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通过了“古茶树迁地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鉴定和验收。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之一,迄今较完好地保留着9万余亩古茶树资源,堪称茶树的“活化石”。古茶树不仅是高端的品饮茶类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由于古茶山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等原因,使珍贵古茶树资源保护面临极大的挑战。
自2011年初开始,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和勐海陈升茶厂联合开展“古茶树迁地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实验研究。2010年至2011年,项目组从布朗山古茶区的道路和民居建设占用地中,将43棵古茶树迁地移栽到陈升茶厂厂区,成活37棵,顺利度过了大树迁地移栽的“假活期”,成活率达到86%,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古茶树移栽、管养的技术规程。期间,项目组利用此技术规程指导勐海神益茶业公司、云南茶业协会大渡岗茶叶科技示范园成功移植一批古茶树,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建立3个古茶树迁地保护示范点。
5位鉴定委员会专家现场查看了移栽的古茶树生长情况,认真听取项目组的总结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答疑和充分讨论,一致通过此项目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