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文体 > 正文
“十二五”保山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6-03-14 10:06:0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五载芳华,一路求索,一路高歌。

“十二五”期间,保山文化产业春潮涌动,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市场主体逐步完善,催生了一批成规模、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依托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包容和谐的人文氛围、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保山确定了打造世界“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三张名片,培育“永子文化、地质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抗战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坚持“一个中心、两翼推进、带动全市”的发展思路,按照做精腾冲,做强隆阳、龙陵,发展昌宁、施甸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了以腾冲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隆阳历史文化、龙陵“山水玉”文化、昌宁生态文化、施甸民俗文化互补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文化产业较快发展。

2015年,预计全市文化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大关,比“十一五”末增长88%,文化产业成为保山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使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扎根保山,后劲强势。

突出优势 文化产业“风头”正劲

走进腾冲市石头山工业园区的艺缘艺术品有限公司,如庞然大物般的根雕艺术品“中华雄狮”映入眼帘,狮子张开大口成怒吼状,巍峨而震撼,此外还有“八百罗汉”、“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等作品,人物或笑或嗔、或奇或怪,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该公司董事长陈兴有着一双“让枯木重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带着一身好手艺,2008年,他来到腾冲,受这儿温润的气候、包容的民风吸引,加之看重这里与缅甸比邻的地理优势,他选择留下来创办公司,发展根雕产业。目前,艺缘艺术品有限公司已具备年加工2000多吨根雕产品的能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实现产值上亿元,是腾冲大型文化创意企业之一。

5年来,保山突出自身优势,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全市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培育了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梦幻腾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特色文化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类文化企业达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1家,营业收入上千万元的13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

在占地300余亩的龙陵县黄龙玉产业园区,数百家销售店成为黄龙玉文化最好的展示平台,为适应市场发展,龙陵县职业中学每年都培养很多黄龙玉雕刻专业的学生,实现了黄龙玉原料、半成品、雕刻、销售一条龙。

5年来,琥珀产业成为腾冲发展最快的文化产业,腾冲琥珀协会秘书长赵永顺介绍:“5年前,只有零星几个商家卖琥珀,现在达到了3000家,有近万人从事琥珀的原料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 作为腾冲发展较成熟的翡翠产业,目前有翡翠成品集中交易区30个,加工经营户4000余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成为腾冲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依托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保山在全国叫响了“中国翡翠第一城——腾冲”、“黄龙玉之乡——龙陵”两大品牌,培育了龙陵黄龙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腾冲树明玉雕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依托保山珠宝学院、龙陵职业中学等作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以重大文化项目、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带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富民的路子。

打牢基础 多举措破发展“瓶颈”

有充沛的文化资源作为基础,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要实现“逆势上扬”,需要政府重视、政策利好,破解资金难题等作为坚强后盾。

“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保山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保山市文产办主任杨杰坤介绍,5年来,保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活跃了文化市场,增强了文化活力,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区”,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保障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倾斜力度,将年度预算的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增加到200万元,设立1000万元“保山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各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资金进入保山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保山还创造性地出台了《外来拍摄电影电视剧以奖代补暂行办法》,撬动了一大批影视精品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地方卫视台播出,成为保山特有的文化名片。《杨善洲》、《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翡翠凤凰》等数十部集中展现保山历史人文特色为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有力地宣传推介了保山特色文化,为打造保山文化品牌和文艺精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 “文化+旅游”蓄势发力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一件件依次陈列的抗战文物,诉说着抗日战争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激励着后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 保山的历史定位和文化附加值得到了有力挖掘和提升,建成了滇西抗战纪念馆、198师抗战纪念公园等,使抗战文化成为了保山文化旅游的新亮点。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保山掀起了抗战文化旅游的热潮,仅上半年就接待游客616.7万人次,同期增长了13.9%。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腾冲市旅游发展局副局长赵黎敏一语中的,近年来,腾冲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将文化赋予到景区景点,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

5年来,保山市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子,打造了“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腾冲火山热海”等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知名品牌,形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打造“文化+节庆品牌”,促进了保山旅游的升温。“保山端阳花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腾冲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腾冲花海节”“昌宁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成为保山开展文化交流、经贸、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保山抓住机遇、砥砺前行,用文化唱响了经济大戏,书写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产业发展画卷;“十三五”,保山必将披荆斩棘、积极作为,让文化这一绿色产业欣欣向荣,打造滇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记者 严家芬 贾云巍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