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长征路·新故事】“月光城”的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16-10-08 11:15:0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迪庆藏族自治州红军长征博物馆坐落在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旁,伴着《十送红军》的音乐,一幅幅红二、六军团经过香格里拉时的情景壁画在长廊里铺开。

80年前,这里曾是红二、六军团在迪庆的临时指挥部——中心镇公堂。当年,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领导下,红军在这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分会中甸城军分会,召开了重要的“中甸会议”。

“当时这支队伍(红二、六军团)到来时,威武雄壮。”迪庆州党史研究室主任孙彬涛说,当地群众从因害怕而逃离到热情地相助,这种变化与红二、六军团铁的纪律和在“中甸会议”中提出的藏区7条纪律密不可分。

1936年5月3日,“中甸会议”确立了7项政治纪律,规定了严禁进入喇嘛寺、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风俗习惯等7项内容,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当向导,帮助红军找住房、买粮食。

“为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迪庆州委、州政府和军分区在中心镇公堂原址上投资1599万元,修建了迪庆州红军长征博物馆,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迪庆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杨理智介绍,近年来,军地携手共同把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相承,倡导“红色文化进村寨、民族文化进军营”,学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交朋友的“三学一交”活动在部队持续开展。

迪庆军分区每年还开展“寻访红军足迹、聆听红军故事、争当红军传人”活动,组织官兵到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组织党政军领导干部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艰苦岁月,在激励党员干部革命斗志的同时,让红军精神和民族团结传统世代相传。

“有时候遇到难处了,我们会到红军长征纪念馆转转,看看先辈们走过的艰辛路程,以及他们到来后给香格里拉带来的变化,心里就很踏实。”不少当地藏民表示,“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意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兵”)的守护,让家乡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80年后的今天,红军长征博物馆和月光广场已成为独克宗古城的主要地标。每当夜幕降临,音乐声响起,游客们与当地各族群众在月光广场上跳起欢快的锅庄舞,“月光城”一派欢乐祥和之景。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木晓雯 李莎 尤祥能 杨抒燕 黎鸿凯 杨峥)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