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为基础 新兴产业为主导 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
产业兴则昆明兴,产业强则昆明强。产业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
日前,昆明市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方面再出新动作:出台了《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昆明市决定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总体要求,着力推进“188”重点产业发展(即1个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8个工业产业、8个服务业),推动昆明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把昆明建成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188”重点产业发展
1个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
到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左右,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以上。
8个工业产业
到2020年,总产值目标将达到4550亿元,其中传统工业产业产值27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1850亿元。
8个服务业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90亿元以上,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950亿元以上;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力争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美编 赵行伟 制图
农业
当前,昆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加快“188”重点产业发展,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造跨越式发展昆明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选择。
《实施意见》提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为,到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左右,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食、特色烟草、特色蔬菜、品牌花卉、特色林果、特色生物种植业、山地牧业、淡水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特色品牌;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到2020年,培育“小巨人”农业龙头领军企业30户,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0个;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建设工程等。
工业
“188”产业中的8个工业产业包括化工产业、冶金产业、非烟轻工业、烟草及配套产业4个传统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4个新兴产业。《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8个工业产业总产值目标将达到4550亿元,其中传统工业产业产值27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1850亿元。
《实施意见》对8个工业产值分别明确了各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到2020年,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950亿元以上;冶金产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非烟轻工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以上;烟草及配套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可以看出,昆明市将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产业。5年后,昆明市的新兴工业将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服务业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
“188”产业中的8个服务业则包括商贸及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及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会展业和健康服务业。其中,商贸及物流业、旅游业等作为传统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将引领带动其他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其中商贸业发展任务中,将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培育一批品牌特色街区;鼓励传统购物等业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大粮油、猪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完善市场供保体系。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90亿元以上,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
旅游业发展任务中,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功能;加快构建智慧旅游体系;深化旅游对外开放。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950亿元以上;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力争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此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以上,昆明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700亿元以上。
《实施意见》还从建立推进机制、制定产业规划、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开放带动、夯实园区载体、加强企业培育、增强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产业统计、建立考核机制10个方面明确了发展重点产业的支撑政策和保障措施。
记者 张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