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昆明城市商圈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6-09-05 11:16:0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南屏街、青年路、正义路等传统老商业街区,曾经见证了昆明商业过往的辉煌,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昆明”的记忆。如今,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升级,以及来自电商的猛烈冲击,传统商业街区步履蹒跚。面对现代商业形态的万千变化——

西山区:注重弥补新潮商业形态不足

无商不成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圈改变着城市的格局,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然而,近年来,城市商圈却经历着经济下行压力和来自电商的双重冲击,考验着传统商业形态的承受能力。

作为西山区人气最旺的商业集合地,南亚风情·第壹城在经历了原金鹰南亚店歇业的阵痛后,经过全面升级改造的原金鹰南亚店,又将以“N.E.W购物中心”的全新面貌在11月前华丽绽放。

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商业地产运营事业部总裁杨文宇告诉记者,南亚风情·第壹城投入运营5年多来,经历了冷清、成熟和衰落调整几个阶段。他说,在整个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思考的是如何跟商业结合得更好,并让原有的商业体焕发新的生命力。N.E.W购物中心规划定位为“新派生活娱乐购物中心”,以创意生活、休闲娱乐、时尚快消为主题商业,引入时尚的消费概念,以新兴体验业态和潮流快消品牌为主打,加入文创、运动、娱乐等不同的体验区,弥补昆明新潮商业形态的不足,让购物中心更加年轻化、更具体验性,为南亚风情·第壹城增添了“乐活”“智趣”的生活体验。

据介绍,N.E.W购物中心负二、负一层规划为“互动娱乐”主题,一、二层规划为“快消时尚”主题,迎合新生消费群体,三层规划为“创意生活”主题,四层主题定位为“时尚餐饮”。

杨文宇说,N.E.W购物中心对于南亚风情·第壹城而言,不仅是业态品牌结构的组合优化提升,更是区别于同类别购物中心及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定位的体现。同时,借助此次升级改造不断提纯客户群,从被动迎合消费转变为主动引导消费,构建一个全新的、充满乐趣的商业生活平台,更好地满足南市区乃至全市消费者的日常消费、生活和娱乐需求,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新商业发展的标杆及典范,加速昆明商业格局的升级。

“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有更好的结构调整,更好的购物体验。”杨文宇说,任何业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只要处理得当,实体店就不会消亡。当然,这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西山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持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西山区制定出台了《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内容涵盖促进项目高效审批、扶持企业扩产增销和化解过剩产能等20个方面共计52条区级配套扶持措施,特别是在支持现代商贸服务业、楼宇总部经济等方面创新实施24条特色举措,涉及补助和让利实体经济发展资金达4.1亿元。同时,由区级领导牵头联系,继续强化对25家龙头或困难商贸企业的帮扶。在系列政策措施的促进下,今年上半年,西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全口径绝对值200.1亿元,增速8.4%,其中限额以上152户完成绝对值126.54亿元,增速3.4%,实现了中速增长。本报记者 茶志福

  盘龙区:努力打造商贸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对盘龙而言,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与积极应对电商冲击,是不谋而合的。”云南财经大学不动产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省人大常委会经济咨询专家周大研说,当前,全国各地包括昆明,各个城市综合体以及购物中心都不同程度地生意惨淡,除了电商的冲击,跟商务楼宇经济的发展局限也有很大关系。城市商业综合体要取得成功,战略思路要清晰,特色定位要鲜明,整体规划要科学,业态布局要专业。

当前,盘龙区已全面启动“商贸服务业再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载体的突破,促进商贸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业态提升,努力打造盘龙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新高地。这正是该区商贸业转型升级的绝佳时机。

专家分析认为,在我国,最早的商业业态从赶集开始,然后发展到商业街,新业态提供了全天候购物的便利;继而从商业街发展到百货商店,其优势在于一站式购物的便利;再从百货商店到大型购物中心,其特点是综合了购物、餐饮和体验式消费。

“电商的发展对于传统商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实体店更需要注重服务意识,注重体验感,这是电商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未来商业发展的大趋势。”国际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华西区顾问部助理董事岳伟向记者介绍,电商因为解决了物流、支付和信任三大难关,因此得以从无到有高速增长,但是实体商业并不会因此而消亡。电商提供的是不出门就购物的便利,但是逛街的乐趣却无法通过宅在家中获得,餐饮、社交、体验式消费无法通过网上购物完成。只要商贸业从内容、商品、服务手段、体验甚至生活方式进行更新,形成高端、定制和特色的商品,那么实体商业依然有着抗衡电商的有利优势。乘着商贸业转型升级的东风,戴德梁行正在积极争取落户盘龙。

宜家家居是一个实体店求新求异创造体验式消费的成功案例。场景式的产品销售方式为客户创造了全新的购买体验,“宜家家居的成功告诉我们,应对电商首先要做的就是体验营销,给客户创造独特的差异化感觉。”盘龙区经济贸易和投资促进局局长蒋晓庆介绍,盘龙商贸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在楼宇经济的提升发展中,多引进这样成熟的、专业的商业综合体,形成特色鲜明、为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新型商贸业态。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盘龙区把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特色街区建设相结合,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和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盘活一批、支持一批、建设一批”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思路,鼓励驻区企业提档升级、吸引优质企业落户该区。

为重建商贸大区,盘龙区还以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布局,逆转取势:在东风广场中央商务区及北京路主轴,打造楼宇总部基地;在世博新区,打造全省、全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昆明后花园、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实验区;在北部山水新区,打造集科技、行政、商务、居住、休闲、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城;在都市产业园区,打造生物科技创新示范园和创意型总部经济集聚区。

日前,盘龙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每年将安排1亿元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补助符合条件的商务楼宇、总部企业、创新创业楼宇(园区)、酒店、招商中介机构及街道办事处等。本报记者 浦美玲

五华区:力促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作为昆明主城核心区之一,五华区商务楼宇集中度、面积规模在全省保持领先,楼宇入驻企业近5000户,汇集商贸、金融、房地产等主要行业,聚集了全省50%以上的金融机构总部,拥有33家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28家全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税收亿元楼宇达9幢,千万元楼宇达36幢。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老牌商贸核心区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传统服务业亟待转型,现代服务业层次不高。为此,五华区将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着力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十三五”期间,五华区提出以总部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促进全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通过“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能级。大力引进500强企业、大集团公司在五华设立区域性总部,目前正在重点跟踪服务新加坡大华银行、星巴克等区域性总部,争取他们在五华落地发展。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五华区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在金融服务业方面,五华区在引入了亚联财小额贷款、渣打银行、马来亚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总部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对金融服务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力争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如何延续过去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的良好增长势头?五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常态下,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必须大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挖掘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内需拉动力。为此,五华区以旧城改造为载体,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昆明金鹰天地购物广场、南屏世纪商务中心、东方柏丰首座商务中心、和谐商业广场等一批重点商业项目建成运营,新增商业面积近175万平方米。随着顺城商业中心、昆明老街正义坊商业氛围的进一步成熟,中央商务区逐渐形成从点到线、连片繁荣态势。在云南启动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后,五华区积极组织辖区商业企业申报,全省首批挂牌的25家试点退税商店中,五华区就有16家商店获批。云南省首单离境退税业务2016年4月12日在五华区产生。

“传统商贸业的优势在于服务和体验,实体商业未来仍是五华区商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五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导和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服务产品,消费拉动在五华区逐渐显现效果。昆明苏宁电器有限公司2013年更名为苏宁云商有限公司,依托苏宁易购网平台,以及企业在昆明的线下实体店,建立O2O的营销模式,在各商贸企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苏宁云商去年实现27%的销售增长,其中电商销售占全部销售比例达到18%。昆百大集团于去年3月启动建设了“昆百优购”电商平台,今年计划发展线下实体店及手机端店200—300家。沃尔玛、家乐福、金鹰、福林堂等企业的网上商城也陆续上线。

“境外购”的火热,折射出当前消费市场面临的问题不是内需不足,而是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满足消费者有效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这给五华区培育消费热点、挖掘消费能力带来极大空间。因此,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核心区商业项目,重点选择一些时尚快销品牌、高端商业品牌项目、高端品牌折扣商店、进口免税商店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是五华区进一步推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路径。本报记者 龙舟

呈贡区:加快聚集新区人气与商气

“听说这里还不错,结果开车来到这里,没想到热闹得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李女士和朋友中午相约到呈贡新区的“七彩云南·第壹城”逛街吃饭,没想到商城附近的停车位都是满满当当的,让她大呼意外。

在电商的冲击下,昆明主城核心区的商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传统商业正谋划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的商业地产面临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局面。呈贡新区刚开业的七彩云南商业城从开业至今都保持着相当的客流和好评,引人注目。

“这个现象既让人吃惊,又在意料之中。”呈贡区经投局局长刘燚分析,从2003年昆明市正式启动呈贡新区建设以来,随着10所高校、市级行政中心的进驻,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住人口从最初的12万上升到45万左右,缺乏有规模的商业区成为呈贡新区目前最大的发展瓶颈。“一向商气、人气不旺的新区一下子有了个火爆的商业区,自然令人吃惊。”刘燚说。

事实上,早在七彩云南之前,昆百大新都会购物中心就于2015年9月正式开业,该购物中心位于呈贡吴家营片区春融街东段,毗邻市政府小区A区、市行政中心和昆医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实现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一站式消费,从那时起,不少生活在呈贡的市民就不必跑到主城区去购物消费了。

但急剧增加的人口还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商业区,以满足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刘燚介绍,呈贡区在规划新区商业布局的招商引资中,十分注重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七彩云南·第壹城”是呈贡区招商引资中第一家引进的商业中心,主要侧重综合商业;置信银河广场引进韩国城、海淘店等商业,将以跨境电商为主要特色;实力心城·汇力花千坊商业街区,则侧重休闲街区、特色餐饮街。

相较于老城区,呈贡新区规划更为合理,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吸引了商业地产在新区快速圈地落地。但是在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呈贡新区人口基数与主城相去甚远的背景下,如何吸引人流汇聚于此,商业中心后期又该如何运营,这些都是需要下一步思考的问题。

“呈贡新区发展速度很快,但过去匮乏的商业给新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今家门口就能逛街购物,不用再到主城区了。”在呈贡工作的王女士说。

在“十三五”规划中,呈贡区提出要强化商业网点布局,突出抓好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设施和配套餐饮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休闲、健康、娱乐等消费热点,加快聚集新区的人气和商气。

据悉,继昆百大新都会、七彩云南之后,其他商业中心也将在明年内相继开业,这些商业区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将为呈贡的商业发展、市民的生活便捷、区域的都市化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张雁群

责任编辑:赵玮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