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道德模范】好支书岩嫩:一心为民办实事
      发布时间:2016-08-17 16:10:2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岩嫩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强化服务为民宗旨意识、强化敢于担当精神,提高服务基层群众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

岩嫩曾担任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列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从23岁开始担任村小组干部,到49岁时在核对甘蔗种植面积现场突发脑动脉瘤破裂逝世,岩嫩在26年的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生涯中,带领曼列村民小组创下了“五个第一”的佳绩:勐混镇第一个州级文明村,勐混镇第一个实现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村寨,勐混镇第一个成立老年(体育)协会的村寨,曼扫村委会第一个建盖基层活动场所的村寨、曼扫村委会第一个修建村内文明卫生路的村寨。而岩嫩,也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乡亲们由衷的爱戴。

曼列村在当地属于土地偏少的村寨,人均只有3.3亩,农田高低不平、条块分割,制约着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提升。2012年,岩嫩提出,学习借鉴勐遮镇“曼杭混模式”搞农田整治,把原来村民的承包田交归集体,集中整治,再重新划分到各户。

“谁知道这个整治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就能比现在收入高?”原本出租土地种西瓜,每年每亩地有1500元收入,村民听说要搞土地整治,产生了抵触情绪。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把承包田交归集体集中整治,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岩嫩成了各家各户的常客,不厌其烦地对村民解释土地整治的好处,算使用农机节省劳力的账、算搞“吨糖田”的增收账,终于说服大家搞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结束重新划分时,问题又来了。有的村民还想要自己家原来位置的田地,有的觉得划分不公平。岩嫩再次挨家挨户做工作,给心存疑问的人家核对面积,直到完全划分清楚、分到户。通过集中整治,村里的中低产田变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沟成网、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稳产农田,水稻、甘蔗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良种化、科技化,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曼列村成为勐混镇第一个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村寨。

2008年10月,村里老年体协成立,岩嫩到州、县老龄委找项目、筹资金建起了舞台、门球场、地掷球场和气排球场。为了给老年体协开展活动充分的保障,在他的提议下,通过“一事一议”,村小组10亩集体茶叶地以每年400元的低价承包给了村老年体协。如今,村里老年人包揽了村内的环境卫生保洁,活动也开展得风风火火。

“岩嫩做事特别有条理有毅力,寨子的建设是在他的规划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勐海县妇联副主席李玲娟回忆,在她担任勐混镇党委副书记期间,岩嫩为了给寨子里建个篮球场,曾一次次找她申请、递交报告。她到村里察看后,发现村里的场地面积不够,不符合标准化篮球场的建设要求。岩嫩说,没关系,他去想办法。1个月后,岩嫩告诉她,已经跟旁边的人家协商好,让出一块地建篮球场。后来她才知道,那块地原本是岩嫩的堂妹玉拉勐买下来建茶叶晒场的。(记者 程三娟)(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