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视觉 > 正文
弥渡花灯“红”京城
      发布时间:2016-08-17 16:33:2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全剧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展示了弥渡花灯的艺术魅力。”7月23日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观看弥渡县新创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后予以称赞。

“作为唯一代表云南地方戏曲赴北京参演,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也倍感光荣。”弥渡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赵正琳深有感触地说,赴京会演取得圆满成功,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凝聚着演职人员的心血与付出,感谢家乡父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厚爱。

乡土清风吹进京城

“我家门前一条河,河水清清爱唱歌……”7月23日晚,清丽婉转的花灯歌曲在北京红塔礼堂回荡,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美不胜收,欢快美好的民族风情,纯真天然的真情表白。”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弥渡人刘宇,得知家乡人来演出花灯戏,便早早约上好友赶到剧场,边看演出边用微信“直播”剧情。演出一结束,她就情不自禁跑上舞台与演员合影留念。

满头银发的观众王素贞动情地说,上世纪60年代,作为医务工作者,曾经到过大理调查流行病防疫情况,偶然间听到了当地民歌《小河淌水》。“当时心都醉了。如今几十年了,又再次听到这样甜美的歌声,非常高兴。”

“非常漂亮!非常漂亮!”来自美国斯达拉艺术中心的斯特女士连连称赞,她第一次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弥渡,第一次观看精彩的花灯艺术表演。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是能从内心感受到这台花灯剧带来的美妙和震撼。

“歌美、舞美、故事美;人美、景美、服饰美!”文化部中国国际书法研究会中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谷福海说,恰如一缕清风吹到了北京,给人很清新愉悦的感受。有机会,应该把这样的戏“唱”到国外去,这种反映我国经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国外的观众一定会非常喜欢。

“60多年前,一曲来自云南省弥渡县的民歌《小河淌水》震动京城,从此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小夜曲’。60多年后,一部同样来自云南弥渡的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进京演出,以舞台戏曲的形式演绎了《小河淌水》淌过的山村、树林,还有那水中的月亮……”《光明日报》通讯“乡土清风吹进京城”这样写道。

除此之外,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对此次演出进行报道,进一步彰显了弥渡文化之大美、云南文化之大美。

先有音乐后有剧本

《山村·小河·月亮》从剧本“走”向舞台后,记者采访了部分主创人员,探寻“美的历程”。

“这部戏不同于我以往导演过的任何一部戏,她是先有音乐后有剧本。先有了流传几百年的曲调,才有了戏剧的创作灵感。”特邀导演王鹰说,这是在《小河淌水》等24首脍炙人口、享誉中国的著名传统山歌、民歌、花灯的基础上产生灵感,构思出来的剧作,戏里全是本土文化。

王鹰介绍,这部戏与传统的花灯不一样,属于近现代花灯。传统的花灯是小戏,这部戏是大型剧目、新编花灯剧。从表演的形式来看,整个剧目回到了花灯的原始、传统形态,但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既传统又现代。这部戏以茶马古道名镇密祉和马帮文化为背景,演绎了弥渡的本土故事。它拒绝一味追求不接地气的“高大上”,反而选择了质朴的“小清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保持了弥渡特色。

“这台戏没有去叙述一些苦大仇深的意象,不是去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物。而是把弥渡的人文美、自然风光美、人情风俗美表现在人们的面前。”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是剧本创作者之一。他回忆说,创作之初,困惑于不知从哪里入手。后来,他和编剧马良华、演员周美润一起策划商量,“能不能想一下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背后的情景?”最后确定,应该往这个思路去挖,深挖她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在马良华的笔下,呈现了《山村·小河·月亮》的恬美故事。

“丰富的音乐资源,就是我们的优势。”编曲制作者之一欧阳加运介绍,同样都是花灯,弥渡花灯的曲调与其他地方都不同。《山村·小河·月亮》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也像弥渡花灯的音乐一样独树一帜。先把音乐集合起来,再编剧,故事情节很简单,只是老百姓生活中自然的情感流露,主要展示的是音乐和舞蹈。

弥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中心主任张松麟介绍:“弥渡花灯音乐既能抒情,亦可叙事,说唱融合,变化多样,有的热烈欢快,有的轻松潇洒,有的柔情似水,有的粗犷豪放。花灯舞蹈的形式和风格也非常独特,‘跷灯’‘崴步’‘扇舞’‘矮桩步’等舞蹈元素花样百出。《山村·小河·月亮》中近20段组舞绚丽多姿,每一段既可连缀上下剧情,又可独立成篇、单独演出。”

“特邀导演王鹰和编舞何维、陆杰在该戏中倾注的心血、汗水、智慧功不可没。”张松麟说,他们在深入浸润到弥渡花灯中,准确把握剧作的题旨和风格之后,艺术思维和弥渡花灯的美学精神很快融会贯通,以强烈的地域特色、浓烈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旋律节奏,创造了一场场精美的艺术情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

把原生态献给观众

7月的天气时阴时晴,加之连日的暴雨致使许多航班被临时取消,演职人员不得不分乘5个航班赴京。7月22日凌晨4时全部演人员到达北京后,便马不停蹄地搭建舞台背景,准备音响、灯光,试音、试镜。

“我们每个人的行李箱都携带了演出服,即使运送道具的货车不能及时赶到,也能保证演出如期进行。”在戏中扮演“婆姨”的杨菊仙,已经是剧团的元老之一。她告诉记者,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没有一个人叫苦。在回答“当小角色是不是委屈”时说,她爽朗地说:“红花也要绿叶衬呢,更何况每一个角色都重要。”

扮演媒婆“抓痒扒”的白象菊,同样也是一位资深演员。她说:“在县花灯剧团工作40年,快接近退休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进京演出,真是无比高兴。这是剧团的光荣,更是弥渡县的光荣。”

戏中的“老族长”杨秉茂,14岁被招为演员,至今从艺46年。今年刚好60岁,与县花灯团同龄。“弥渡有着悠久的花灯历史,我们能够代表弥渡的父老乡亲,将从老前辈手中传承下来的花灯文化,带到北京去表演,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杨秉茂说,他参与过很多大戏的表演,演过生角、花脸、小生、小丑,带着剧目到北京表演,还是第一次。再过一个多月,杨秉茂就要退休了。他希望,弥渡县将来能推出更多新的作品。

女主角“李三姐”的饰演者张筱薇是云南省优秀青年演员,曾代表云南和中国到美国、瑞士、挪威、韩国、日本等地进行过交流演出。这次她的“歌仙”角色,就像是专为她的嗓音、表演量身打造的一样,准确、细腻、优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北京演出,我们很有自信。因为我们的血液里,带着山歌、民歌、小调的味道。”戏中男主角“小石匠”的扮演者周美润,也是该戏的副导演。他说,“这一次是将弥渡山歌、民歌小调,以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串联起来。演的是熟悉的地方发生的熟悉的故事,唱的是熟悉的山歌、民歌小调,我感觉演的就是我自己。一定要把最朴实、最原汁原味的弥渡花灯呈现给观众。”

周美润说,“此次的成功演出,演员、演奏员既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更加坚定了保护好、传承好弥渡花灯、民歌文化的信心和责任,坚定了对大理、云南本土文化的热爱。”

[新闻助读]

《山村·小河·月亮》是弥渡县历史上首个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重点打造的大型花灯戏,讲述了马帮盛行、弥渡“十大姐”、歌仙“李三姐”美名传扬的年代,文化底蕴深厚的桂花箐、铁柱庙、文盛街3个地方,歌仙“李三姐”和“小石匠”等青年男女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采撷了弥渡花灯民歌《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十大姐》《绣荷包》《月亮出来照山崖》等曲调中的优美乐章,舞姿优雅明朗,造型新颖独特,勾画出那山、那水、那月处处是歌及和谐共融的美丽景致,展现了弥渡“民歌之乡”和“花灯艺术之乡”的魅力。

专家学者说花灯

这个戏好看、好听,又不失剧种本身的味道。希望你们以后多排出好戏来,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北京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刘玉玲

该剧创作独特,注重花灯戏的本体;花灯戏的音乐和唱腔很美,将熟悉的旧有曲调恰如其分地放在新戏里;创作思想正确,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望。

——北京京剧院一级作曲朱绍玉称赞

这出戏让我看到了戏曲精神,那就是“美”。不仅音乐美、舞蹈美、舞台美术美,也包括它所展现的人的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

弥渡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演员的表演将花灯戏艺术很好地表现出来了,把美好云南及民族生活、民族风情传达得非常完整。剧本的立意好,重新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重新自我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兰阁

这是一场非常精良的演出,文辞优美,有情趣、有意境。这台戏通过戏剧和传统的方式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这种文化自信很重要。这种活态的文化基因,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

整个戏的风格清新质朴、洒脱自然,情节链条比较宽松,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歌舞赏心悦目。民风纯善喜歌舞既是这个戏的风格,又是这个戏的主题。歌舞贯穿全剧,气氛活跃、姿态优美,服饰有民族特色。舞台调度很灵活,舞蹈性和雕塑感都强。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冉常建

歌唱在这台戏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综合性舞台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这出戏充满了深厚的歌唱文化,歌唱成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成为年轻人进入新生活的主要凭借和道德依据、信用依据,给人强烈的震撼。

——《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副主任杨晓华

弥渡民歌具有非常强的情节性和故事性,用戏剧化的方式来展现弥渡丰富的民歌遗产,值得敬佩。整个剧民族风情特别浓郁,展现了弥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剧中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山歌和歌舞来解决,这种山歌情缘或者说山歌情结,展现出来的是人性的质朴与纯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李武华 向晓英 文/图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