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视觉 > 正文
双创孕育希望 科技改变生活
      发布时间:2016-10-18 16:45:2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创业沙龙 本报记者 龙舟 摄

说创新,秀创意,过去的一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云南分会场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昆明市及各县区纷纷拿出自己的最新成果,3D打印、VR虚拟现实技术、720度全景拍摄等新技术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每亩地能够提升2000%的效率,降低30%的成本;一个景泰蓝金丝彩砂黑陶的工艺品,背后是一群听障人士自强自立的故事……同时,各类创业培训、创业论坛、项目展演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双创”氛围。

在这场创新创业的盛宴中,有的项目还只是一个“good idea”,有的项目还处在“吸引眼球”的阶段,而有些技术和项目已经离我们很近。

双创成果很亮眼

在盘龙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活动现场,VR技术带来的体验让人眼前一亮,经技术创新改良后的生态果蔬鲜艳欲滴,3D打印出来的小玩偶憨态可掬,图文与实物、展示与互动结合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我们的3D打印技术及3D笔已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了,用3D笔可制作房屋、城堡、汽车、动画人物等立体模型,能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孩子们可喜欢了。科技已经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小孩子从小感受科技的力量,也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因此我们的3D打印培训班很受欢迎,再加上盘龙区及电商创业园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和扶持,目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昆明艾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泽新介绍。

在西山区活动展示现场,一架天文望远镜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这是西山区一家企业的创新产品,只需下载一个APP,输入观测星的位置数据,即便是没有天文基础知识的普通民众,也能通过这架天文望远镜观赏美的浩瀚的星海。

自《木府风云》成功在老挝刮起中国风后,云南皇威传媒有限公司马不停蹄,又翻译了《北京青年》《老有所依》《甄嬛传》等热播电视剧,形成了一个年产多语种国产电影超过50部、电视剧超过1000集的影视资料库。目前,公司还在老挝成立影视翻译中心,下一步将扩建缅甸语、高棉语译制配音团队,打造昆明泛亚影视广告译制出口基地,推动国产文化产品“走出去”,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文化产品、广告输出的窗口。

创业创新有空间

“作为去年11月才在昆明高新区注册成立的初创公司,我们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拖车,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目前做到了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还返销到了美国。但很多时候大家知道我们的产品,却不知道我们的公司。在省科技厅的努力下,我们以参展的身份参加珠海航展,这将让我们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云南翔澳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磊说,公司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省、市、区各级部门的帮助。

正如李磊所说,昆明市正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提高创业创新能力,拓宽创业创新渠道,作为梦想起航的地方,昆明市如今各级双创空间、双创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汇聚成林,孕育着一个个奇思妙想,为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五华区金鼎山片区不仅是云南省唯一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开放试验园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也是云南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孙时介绍,成立三年多,目前已汇聚了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2个省级众创空间、100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450家创新创业企业,每天有5000余人在这里追寻梦想、创新创业。其中,今年3月31日签约入驻的猪八戒网,仅用时三个月就建成第一个O2O省级双创园区,首批51家企业已入园或上线办公。6月以来,猪八戒网向入园企业推送线上和线下订单已累计突破1000万元。

盘龙区副区长易迎霞介绍,盘龙区目前已经培育建设科技众创空间13个,其中获国家级2个,省级4个,31名创新创业导师被选聘为昆明市级创新创业梦想导师,累计培育服务创新创业团队120余个。其中,云南米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条件下迷你玫瑰精准种植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以最高分荣获今年第二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地区赛企业初创组一等奖。

高新技术渐行渐近

“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文创等领域,但从医学角度上,它还有因人制宜、就地制作、不限数量、节约成本,能满足个性化和精确化医疗的特点。”在高新区医学3D打印科技创新成果研讨会上,云南增材佳维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分享着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3D打印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假肢制作,手术前可以打印模型供医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脊柱椎弓根导航模板,可以精确避开脊柱上的要害神经,使颈椎内固定手术准确率由65%提升至93.4%;胸腰椎内固定手术准确率由73.4%提升至100%,并将术中透视降低80%。”成都军区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声介绍:“3D打印不仅能够制作出人体任何一块需要替换的骨头,制作出的多孔金属假体植入后,骨纤维能慢慢生长覆盖假体,最终融为一体。”目前,成都军区总医院已经完成上千例在3D打印技术支持下的骨科手术,不少患者因3D打印技术受益。

不仅骨科,受益于3D打印技术的还有牙科、肿瘤外科、眼科、以及医学教学等多个领域。不过,多位专家和学者坦言,目前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3D打印是个全新的理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市场准入标准、行业标准,没有纳入医院收费系统,更别说医保系统。”云南增材佳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与标准制定部门取得联系,联合云南省各大医院和专家,整合省内3D打印资源,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医院支持”的推广模式,迅速让3D打印技术在医院领域推广开来,造福更多的患者。

本报记者 龙舟 浦美玲 李竞立

责任编辑:赵玮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