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兴龙村的“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16-01-13 10:45:1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算一算一年来的收成,讲一讲现在的生活,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村民言语间流露的都是幸福。日前,民间艺人吴兴和将村民的幸福生活编成快板书:“桃李苹果挂满山,到处都有酒飘香,干部群众一条心,票子数得哗哗响……”

一个幸福的村庄背后是一个能干事、干实事的村级党组织。解析兴龙村的“幸福密码”,要从村级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说起。

转变思路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负债60万到年入300万

12年前,曲靖市郊的兴龙村道路不通,企业进不来,村委会负债达60万元,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2004年,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张小三被选举为村主任。刚一上任,他发现有的村干部竟然几年都没进过曲靖城。“想富就得转变思路”,村委会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兴龙村“两委”班子合计后,将空闲土地流转给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党组织+产业+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招商引资、借地生财。

此后,砂石料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沥青厂、酿酒厂、养猪场等25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还解决了10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村委会成立了兴龙综合服务公司,下设砂石料合作社、服务型烟农合作社、生猪合作社、水利合作社,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方式入股获得收益,收益的50%用于公积金周转,30%用于股份分红,20%返还给村委会作管理费用。

兴龙村委会主任杨学富介绍,村委会还筹资修建了烘烤培训中心,将曲靖市的烤烟烘烤培训基地搬到了兴龙村。去年烟农合作社靠技术培训和输出服务创造了60万元的收入,加上育苗、烘烤、带烟农外出务工,共有80万元进账,烟农入股一万元年底就有2000元分红。

党员干部群众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带富了群众也解决了村委会没钱办事的困难。张小三说:“刚开始流转土地,做群众工作很难,当事实证明村委会是真心让村民得利的时候,工作就越来越好做了。”

如今,村级组织、企业与群众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兴龙形成。2015年,兴龙综合服务公司获得纯收入3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445元。

贴心服务关爱凝聚人心

耄耋老人有了“幸福餐桌”

村里有了钱,这钱怎么花?张小三说:“党组织凝聚力来自于干部群众的信任,而信任的核心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喜笑颜开就是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办得最贴心的一件“实事”。

屋外蒙蒙细雨,屋内暖意融融。去年12月30日下午5点半,在兴龙村川龙村民小组的居家养老服务点,火炉旁20多名耄耋老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81岁的老人杨应华指着墙上的菜谱说:“这里的饭菜全免费,四菜一汤,吃得舒心,儿女们也省心。”就在此时,村民小组长杨世学提着饭盒出了门,将同样的饭菜送到村里6户腿脚不便的老人家里。

“有什么困难向村里提”,是兴龙村敬老的风气,更是村委会服务村民的承诺。去年5月,兴龙村自筹40余万元,对川龙、亮子、张官营3个村民小组的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修建了休息室、沐浴室、棋牌室、健身室等基础设施,建起了3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并在每个服务点聘请1名厨师开办起每日中晚两餐的“幸福餐桌”。

为了维持“幸福餐桌”运营,兴龙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每年出资30万元,还在集体耕地上种植水稻,无偿供给“幸福餐桌”使用。去年3月,兴龙村还投入1200万元建成了拥有118个养老床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外运营,利润反哺公益养老,加上上级支持,村里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2015年,兴龙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敬老模范村”。

曲靖市老龄委副主任李芬说,兴龙村探索出的居家养老模式不只是给老人提供一餐饭,而是通过“幸福餐桌”为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法律维权等一系列服务,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不仅如此,兴龙村还提出“上要管好老,下要管好小”,坚持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补贴小学生的午餐。目前,兴龙村完小1至6年级小学生午餐实现了全部免费。

兴龙村出现的新气象感染了从四川来的养猪大户夏尚礼。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村里的养老服务点、小学餐厅提供生猪,并在六一、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免费为食堂提供猪肉。夏尚礼已经将户口迁入兴龙村,并在该村入了党。他说:“来兴龙10多年,我感受到了人心齐的力量,这样的善事我要一直做到老。”

记者 郎晶晶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