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为了洱海的美好明天
      发布时间:2017-04-13 11:09:5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编者按

3月3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大理州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要求从即日起,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保护洱海本是造福千秋万代之事,需要“自我革命”,也需要承受阵痛。如何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有序发展?环湖截污工程怎样实现全覆盖?那些被关停的餐饮客栈,又将去向何方?诸多问题的解决考验管理智慧。但可以肯定,为了洱海更加美好的明天,“抢救洱海”的环境整治行动势在必行,不可半途而废。

守护环境擦亮品牌

出重拳整治洱海周边环境,正是为了守护好大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绿色发展打牢根基

朱婧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洱海的美,美在洁净,美在生态,美在优雅,这是大理的名片,也是云南旅游的名片。环境若是遭到污染,势必削弱大理洱海的吸引力。出重拳整治洱海周边环境,正是为了守护好大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绿色发展打牢根基。这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必要之举。

近年来,旅游井喷式的发展,游客数量的激增,带来了客栈的密集建设。生活污水超出了排污管道的负荷能力,生活垃圾数量远远超出了乡镇原有的清运能力,污水常从地表渗出,有的直接流到洱海里。据本报报道,近年来,洱海水质总体在Ⅱ至Ⅲ类之间波动,水体污染到了必须高度警惕的时候。

游客来大理洱海旅游,冲的就是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看重的就是大理乃至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亮品牌和最强竞争力,也是旅游产业发展最根本的生命线。省委书记陈豪在大理调研时曾指出,我省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云南生态脆弱,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要科学规划,防止无序发展,“不能在一座座新城镇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畅通之时,看到的是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是发展过程中必须守护生态文明的坚定态度和清醒认识。守护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森林,就必须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有分析认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是洱海污染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近年来,大理通过开展环湖截污、点源控制、内源清理、生态修复等工作加以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仍停留在治标层面。同时,环境治理也怕“旧账未除、新账又添”,情况稍有好转又一切照旧,很容易使污染问题再次显现。所以,此次洱海整治有必要“闭关”一段时间,从治理污染开始,然后进一步深入根源,思考旅游的开发布局和转型升级,重新审视发展方式本身的问题。毕竟,这关系洱海的明天,关系当地民生,也关乎社会对她的期待。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明确“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守住底线,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才能倒逼发展转型升级。不忘本,不丢本,旅游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守住最美的洱海,要有全局观念和超前思维,用规划引领保护工作

余国鹏

最近大理很火,一场声势浩大的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据报道,此次行动涉及的餐馆客栈有1800多家,现均已按照通知要求停业整顿。守住最美的洱海是大家的共识,但同时一些餐馆客栈的老板也反映,每月将承受数万元的经济损失,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包含洱海在内的高原湖泊是云南得天独厚的生态财富,如何保护利用好这笔财富,使之健康持久地发挥生态效益,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话题。据环保专家的意见,洱海的最佳人口承载量为30万左右,但是当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85万,甚至在旅游旺季时,人口常常会在100万以上。近年来,洱海周边餐饮客栈服务业疯狂生长,已远远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给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一问题,守住最美的洱海,这或许可以给其他高原湖泊的保护利用带来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

守住最美的洱海,要有全局观念和超前思维,用规划引领保护工作,在具体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当前,《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4-2025)》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实施,《洱海保护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已经编制完成,为洱海保护提供了纲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活动,切不可越界、超出范围,这样才能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保洱海生态不断向好。其实,我省高原湖泊的保护利用都应该如此,必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再按照规划稳步推进,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业态等都要坚决叫停、整治,甚至是退出,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把规划从纸面落实到地面,要建立靠前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有媒体报道,在洱海周边,起码有75%的餐馆客栈经营者在经营许可证件不齐全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亟需得到有效遏制。确保区域风貌符合规划要求,要加强监管,尤其需要将监管前置,这样才能提高监管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避免相关利益群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提高监管成效,应增强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共识和联动,形成合力,对不符合工作规定和流程的经营者坚决不能发给许可证;当然更重要的,还应该加强常态化监管,对证件不齐、污水处理能力不够的经营者不能听之任之,不能仅靠收取罚款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严格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坚决不能容留“灰色地带”的存在。

刚柔相济抢救洱海

如果不“一刀切”动大手术,洱海恐怕成“死海”

易晖

按照大理市政府此前发布的专项整治通告,洱海沿湖乡镇位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均已于4月10日前全部自行停业,接受核查。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吐槽和争论自然少不了。有人认为“一刀切”式的专项整治过于简单化,而洱海边大量客栈餐馆将在环湖截污工程完工前淡出人们的视野,会对当地产业带来重创。言下之意无非是,专项整治过严了。

在我看来,“自我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没法不生猛。据相关报道,目前洱海正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和保护治理的“拐点”,洱海水质已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已经开启抢救模式。为此,必须把保护洱海、抢救洱海作为第一要务。如果不“一刀切”动大手术,洱海恐怕成“死海”。

有开始另觅出路的客栈老板对媒体记者说:“按照平均一天损失7000元营业收入来计算,大半年时间,我的损失超过100万,怎么办?”客栈老板的焦虑令人同情,但不能只计自己的损失而不算洱海的损失及治污成本,不能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顾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长远利益。

此次整治尽管用力够猛,但不乏人性化措施,比如大理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经营者工作,保证外来经营户每家可保留两间自用房,本地农户经营户除了保留自住房外,还可以酌情申请自用房。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统一关停洱海流域保护核心区的经营点后,证照齐全的只要排污达到要求,很快就可以恢复营业;证照不齐全的要等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完成,补齐证照后才能恢复经营。这意味着,专项整治既有坚决果断的“一刀切”,又有结合经营者实际实行的分类处置,显示出刚柔相济的特质。

把保护洱海、抢救洱海作为第一要务,并非不要发展,而是通过治病疗伤,尽快恢复健康,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其中,疏通环湖截污工程“毛细血管”十分关键,大小海景客栈和餐厅何时恢复经营,大批游客何时重聚大理,就看截污工程做到哪一步。在众多餐馆、客栈停业期间,已投入13亿多元布局的环湖截污工程无疑会加快建设进度,项目建成后将覆盖洱海周边10个乡镇,提升沿湖村庄的污水处理能力。但当地民众不必坐等环湖截污工程修到家门前,不妨积极行动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截污的手段有多种,一些经营大户完全有能力引进技术成熟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自建垃圾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设施。同时,一些村镇可以尝试居民合作治污,在统一规划中率先实现小区域内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落地,这也算是专项整治中的“柔性设计”。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