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用真知驱散伪学
      发布时间:2017-08-02 14:28:3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然玉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个家庭进入新生命孕育阶段,这些几乎没有经验储备的新手爸妈们对知识的渴求造就了一个旺盛的孕产育读物市场。然而,在这个缺乏权威的市场上,各式各样胡拼乱凑、有悖科学的“垃圾书”大行其道,一些身份可疑的“大V”、传播不健康理论的“神棍”甚至成为备受追捧的知识输出者。

一边是内容低劣、胡言乱语的“垃圾书”,另一边则是危言耸听、东拼西凑的“公号文”,孕产育读物领域的乱象横生,业已呈现全面爆发之势。孕产育读物市场,之所以呈现如今的局面,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新生儿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孕产育读物供求两旺,其实可以看作是年轻父母们的某种“自我申明”。相较于认可上一代人老旧甚至有些“愚昧”的孕产观念,新一代父母们,或许更信赖通过多看书、多上网来自我学习、充实与提高。

其实,孕产育读物大受欢迎并不令人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是,为何其中的垃圾书、劣质书也能大受欢迎?为此求解,就不得不回到“网络造神”的老话题上来。很长时间以来,出版物市场的惯用手法早就是“先捧人,后出书”。大量来路不明、夸夸其谈的网络ID,在一番精心包装、营销之下迅速蹿红,继而化身为“草根知识偶像”,甚至被捧为“业内权威人士”。

过去,传统出版业所遵循的一直是“精英至上”的游戏规则。包括孕产育读物在内,惟有那些具备可靠学科背景、从业经历,并在学界、业界颇有建树的专业人士才能著书立说,但现在则是另一番观景。大众自媒体兴起之后,观点更新奇、措辞更偏激、行为更乖张的“网络表演艺术家”,取代了传统的知识精英,一跃成为了内容市场中的最大赢家。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年轻父母们的自负和迷惘,放大了他们的恐惧并随即提供了虚假的“解决方案”,藉此赚得盆满钵满。

孕产育读物的乱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所映射的,是全社会关于知识价值认知的系统性紊乱。在“草根偶像”和知识精英傻傻分不清楚的大背景下,太多的年轻父母,变成了营销号收割的对象。而要走出这种尴尬状况,只能寄希望于专业机构多多开拓权威信源,以真专家的真知灼见,驱走“神棍”们的信口雌黄。

责任编辑:武铭方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