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那些热衷于利用新技术、将创意转变成现实产品并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创客们,以及他们身上所凸显出来的拼搏与创新精神,在让城市富有活力的同时也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
话题
8月19日至20日,2017年金砖国家创客大赛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5支年轻创客团队的300多名参赛选手在这里激烈碰撞、角逐,尽显新科技、新创意、新设计的创造力与魅力,为昆明带来一场创客盛宴。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创客,创客关注的都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创客与城市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每个人都能成为创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只要敢想、敢干、敢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客。
像摩天轮一般的旋转装置里,单车可以顺序停放,占地面积小,不造成拥堵,可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这就是“单车随意亭”;无序纸币整理机可以将公交公司每天堆积成山的一元纸币快速整理整齐;智能镜子能通过半透明反光镜面,让人一边洗漱化妆,一边K歌、看视频、看新闻…… 在2017年金砖国家创客大赛活动现场,每支参赛队伍带来的产品都创意十足,设计新颖,承载着创客们的思想;每一件产品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具有社会效益和产业价值。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创新创业都是青年共同关注的热词。近两年来,以创意创新为主题的各类创客大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受到各地政府、相关行业、广大创客的支持和关注。通过大赛,人们不断刷新对科技、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变的认识,城市也因创客创新、拼搏的精神而彰显新活力。
此次由教育部和工信部指导、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主办的2017年金砖国家创客大赛,对青年组作品的要求正是要关注全球重大挑战,以及金砖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通过原型机实现一定创新功能的智能硬件或软件。不仅如此,按外交部充分落实“金砖五国”共同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相关精神,金砖国家创客大赛也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与3D打印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及机电技能大赛”和“IIW.CWS.Arc Cup 2017国际焊接大赛”等几大模块之一。
“希望此次创客大赛能引导和调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热情,集聚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创业发展,进而培育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业态。”昆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从社会问题生发创意
大赛现场,创客们带来的项目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
“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2%,眼部疾病是各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数据显示,仅中国就有盲人600万~700万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另有双眼低视力患者1200万人。” 由昆明理工大学创意团队带来的“Eye See(视障人智能导盲头盔)”就是一款专门针对视障人群所研究设计的产品。项目创意团队成员罗皓扬告诉记者,“Eye See”主要针对后天视障、弱视甚至全盲的人群所使用,可以实现有效避障、安全导航、体貌识别、场景描述、实时求助等功能。
西北工业大学参赛队带来了专为整理纸币而产生的无序纸币整理机。参赛队队员郭俊睿介绍,该机器利用摩擦力的原理,无论纸币朝向或是折叠几次,整理机都能通过对纸币上下表面施加的摩擦力不同,将有折叠的纸币整理得平整且方向一致。这样能大大减少公交公司的工作量,快速有序地对纸币进行整理。
在位于昆明871文化创意工场的云南机器人创客中心里,此次创客大赛青少年组的比赛同样吸睛。300多名创客脑洞大开,精彩项目一次次引爆现场。
进攻防守、转身射门,在足球赛场上,孩子们通过蓝牙操作着自主搭建和编程的机器人,在面积约5平方米的平台上,比拼着速度、激情与智慧。“我们用乐高零碎部件,把马达、轮胎和主机组装起来,再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指挥。”获得足球赛第一名的Storm Coco队队员刘子奕今年11岁,来自深圳市龙华新区行知小学。带队老师张华认为,机器人组装的游戏性,并不比手机、平板的游戏性差,但是带来的却是孩子们自主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拓。而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正是当下社会和家庭所需要的。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城市需要创客精神,而创客也需要城市给予支持和鼓励。
深圳之所以能成为声名远播的“创客城”,除了软硬件设施、配套政策外,更多的则是城市对于创客的热情和包容。作为一个拥有创新基因的城市,整个社会对于创客持有的是赞许和支持的态度。
“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其发展令人惊叹。”此次比赛邀请到俄罗斯代表队和南非代表队组成金砖国家观摩团,在与参赛选手们交流、学习后,俄罗斯代表队领队阿尔焦姆·尼古拉耶夫这样表示。采访中,不少参加比赛的创客认为,昆明市可以利用资源、气候、区位等优势,吸引各地人才,凝聚创客力量,发扬创新精神。
今年6月落地昆明市盘龙区871文化创意工场并投入运营的云南机器人创客中心,已先后举办了云南机器人嘉年华、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青少年创客教育研讨会、金砖国家创客大赛等7场围绕人工智能及其周边展开的活动。“目前,云南机器人创客中心正致力于打造根植于文创园区的创客中心、创意文化活动中心、小型会展中心会议中心。除了致力于引进世界先进的教育类机器人课程及赛事,还计划搭建机器人产业发展智囊团,为政府产业决策提供智力服务,以此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集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抓住创新创业,就抓住了发展新引擎。今年6月,昆明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创新创业发展明确目标,为创客发展提供保障。昆明市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支撑平台快速发展,进一步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打造昆明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建成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区、示范区和集聚区。
记者了解到,昆明市全面实施“科技创新梦想工程”,为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年轻创新创业者,构建低成本、便捷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其中,对经认定的昆明市众创空间,采取先建立后补助的方式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补;整合各类创业创新资源,成立“昆明市创业创新联盟”,由市级财政每年给予50万元活动资金补助。到2020年,打造出50个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一流科技研发水平的创业创新团队。
记者 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