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有效治理保护抚仙湖
      发布时间:2017-01-11 10:31:5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澄江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以“四退三还”、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控源截污为前提,以河道治理为重点,以中水回用为关键,以产业调整为根本,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抚仙湖保护路子
    李朝伟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长期以来,澄江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以“四退三还”、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控源截污为前提,以河道治理为重点,以中水回用为关键,以产业调整为根本,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抚仙湖保护路子。
   完善体制机制,凝聚保护发展合力
   实行抚仙湖径流区统一托管各项工作,增强与玉溪市江川区、华宁县的沟通衔接,助力抚仙湖径流区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实施入湖河道河段长责任制,将入湖主要河道的保护、治理、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县级领导和县政府组成部门、沿河镇(街道)、村(社区)责任人,按照“截污、贯通、绿化、加宽、保洁”10字措施和“绿色视廊、生态湿地、达标水体、休闲通道、城乡景观”20字目标,抓好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巡查通报和环卫周检制。探索河道治理管护的有效途径,推行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运行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沿湖环卫分片包干制。
   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控源截污
   坚定不移推进“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水、还湖、还湿地”。搬迁沿湖群众1756人,退出一级保护区农田8000亩、鱼塘493亩;建成人工湿地2394.99亩,湖滨缓冲带7425.37亩;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构建湖滨缓冲带生态屏障。“十二五”期间,抚仙湖全流域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34.95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湖泊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五大类工程30个项目。
   严格环境执法,推进依法治湖进程
认真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继续保持环保执法严管态势,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实行抚仙湖径流区建设项目集体审批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周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和环境监理制,确保项目建设和营运达到“垃圾无害化、污水零排放”的要求。抚仙湖管理、环保局等部门联动执法,严查环保案件,封堵沿湖25个入湖道口,拆除沿湖违法违章建筑36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乱搭、乱建、乱经营“三乱”行为。强化抚仙湖渔政、水政管理,取缔机动捕捞、灯光诱捕等违法违规捕捞;建立抚仙湖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完善社会监督网络。
   突出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功能产业
   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多规合一”步伐,推进“一城五镇多村”规划建设。编制系列综合和专项规划,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谋划,统筹治理。划定了抚仙湖生态保护红线,确立了禁止开发区、控制开发区、开发区、生态修复区及湖岸利用准则,对抚仙湖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实施严格保护,确保禁控区、生态修复区面积占到陆域面积的90%。
   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抚仙湖保护投入
   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成功争取将抚仙湖列为国家首批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进入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十二五”期间,累计争取国家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8亿元,省级专项资金5.2亿元。立足县情实际,逐年加大对抚仙湖治理保护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抓紧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加快引入PPP、BOT等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抚仙湖保护治理。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护湖良好氛围
   开展有奖征文、“环保之家”、“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和“环湖文明走廊”等创建评比活动,使环境保护走进企业、村组、农户和课堂,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启动争当“仙湖卫士”行动,采取“1+X”的方式,建立2734户党员中心户,开通微信群,制定“流动红旗”评比办法,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抚仙湖监管和保护。宣传推广抚仙湖保护先进典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纳入村规民约,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作者系澄江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关喜如意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