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全力构建云南科技创新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02-15 10:54:5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根本出路在于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云南优先战略,加快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徐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时,对于加快结构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云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强调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开创云南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决策部署,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云南优先战略,加快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科技引领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
    创新驱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提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优先支持对云南发展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面向行业、面向市场开展的共性技术、工程化应用和技术集成等研发与服务,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强化共性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供发展新动能。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完善技术链、产品链和产业链,加快高新技术重大产品系列化和产业化进程,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重点领域创新。围绕支撑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强化技术创新引导。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重点,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大普惠性财税政策落实力度,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营造“双创”良好环境。瞄准制约“双创”的问题和障碍制定落实支持政策,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及“双创”示范基地,构建一批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重点建设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中心、以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重点的基层科技成果应用平台、以支持各类园区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高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增长极、增长带。
    深化改革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不再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专业机构具体管理项目,第三方机构评估评价,通过科技报告制度和网络系统共享信息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改革完善计划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等体制机制,构建目标明确、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云南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科技计划评估和监管、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提高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推进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等科技基础制度建设。
    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科技经费导向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分配由行政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由事前资助向事后补偿补助转变。强化研发分类支持导向,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强化经费使用的目标导向和绩效导向,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落实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下放政策,在管理上放权让利,使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处置、收益保障等政策更具操作性。提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鼓励企业建立创新激励制度。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建立专业化机构和职业化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试验发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研发能力与服务能力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发展相结合、长周期考核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法体系。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接企业研发项目。
    推动科研院所改革创新。支持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建立企业法人、社会组织法人的新型研发组织,与传统科研机构享受同等待遇。逐步实施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绩效拨款制度。
    扩大科研自主权。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审、薪酬分配、设备采购、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更大的自主权。
    发挥优势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深入推进“科技入滇”。深化开放合作长效机制,落实科技入滇优惠政策,实现科技入滇常态化,持续推动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人才和团队“四个落地”。
    建设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的作用,提升沿边州(市)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沿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建设,促进北斗导航、生物种业等优势技术、产品、标准、服务向南亚东南亚输出,构筑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科技对外开放新高地,不断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辐射能力。
    人才优先
    营造爱才用才环境

    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建立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发展模式,引进一批我省紧缺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来滇创新创业,培养一批本土技术创新人才,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团队。选拔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经理人,造就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崇尚自主创新、善于开拓市场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专业化、职业化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建设,引进一批院士专家团队来滇创新创业。
    加强新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组建由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知名专家组成的云南科技创新智库,造就一支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化决策咨询队伍,打造云南科技创新智库品牌。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创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创新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研发支撑服务及软科学研究等不同领域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作者系省科技厅厅长)

责任编辑:关喜如意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