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全国文明家庭李开斌一家 和和美美的“科技夫妻”
      发布时间:2017-01-16 09:02: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说起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的李开斌夫妇,认识他们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丈夫李开斌是楚雄州农科所党总支委员、水稻育种栽培站长、研究员,妻子张天春和他同在一个课题组,是高级农艺师,结婚20多年来,夫妻恩爱、爱岗敬业、孝敬老人。

  李开斌自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楚雄州农科所从事楚粳新品种选育工作,他先后主持育成经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23个。其中,育成云南仅有的2个超级稻品种楚粳27号、28号,填补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创水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惠及四川、贵州、西藏毗邻地区,并辐射到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由他选育的“楚粳系列”品种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被人们赞誉为云南的“袁隆平”。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妻在后面默默支持。李开斌取得的成就都有妻子张天春奉献的身影,她不但是丈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更是家庭的贤内助。30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到协助丈夫的水稻新品种研究工作中,是丈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她共获得科技成果奖26项。自结婚起,他们夫妻二人没有因为工作原因忽视对老人的尊敬和孩子的教育,在他们言传身教下,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谈起父母,他们的孩子总是笑着说:“我爸爸是工作狂,我妈妈特别支持爸爸的事业,我也为有这样的爸爸而自豪。”
    2010年6月,丈夫李开斌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膜瘤,开颅手术后,张天春以坚强的意志独自照料丈夫,处理家里的一切事务。出院不到一个月,刚刚闯过生死大关的李开斌头上还缠着厚厚纱布,就不顾医生要求静养3个月以上的叮嘱,坚持到试验田选种。而张天春只有搀扶着颤颤悠悠的丈夫,顶着烈日炙烤,一同到试验田选种。这个刻骨铭心的画面从此定格在同事们的心里,成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本报记者 吕瑾

责任编辑:关喜如意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