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郎晶晶) 去年10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印度《先锋报》合办的英文版《中国·云南》新闻专刊在印度德里首发,并在全印度发行,成为在印度落地的首张中国新闻专刊。从此,印度的读者每个月都能通过这份专刊版面了解云南、了解中国。
这仅只是云南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片段。近年来,人文交流成为云南扩大“朋友圈”的重要载体。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交流中心为目标,云南正借助各种平台和对外交往机会,充分展示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世界对云南的了解、友谊、互信与合作,让邻居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
近年来,云南利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的优势,每年举办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云南行、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等固定活动,广泛开展区域性的影视展、体育比赛、书画展、摄影展等文化活动,促进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互信和民间往来。
媒体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云报集团已经与10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开展了合作,先后在美国、印度尼西亚、缅甸等8个国家的主流报纸上,推出了中文、英文、印尼文、缅文、柬文5种语言的13份《中国·云南》新闻专刊,并搭建起报、刊、网一体化的对外传播全媒体矩阵。云南广播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办《中国剧场》《中国农场》《中国动漫》栏目,与泰国公司合作在泰国开办旅游节目《泰好玩》等,让“邻居”对云南越来越熟悉。
教育交流成为重要载体。去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昆明举行,成为云南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目前,云南省高校已与国外合作共建了12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云南省43所高校设置了62个小语种专业,学习小语种的高校在校生达8.19万人。2012年至2016年,云南还连续举办5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随着《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未来几年,云南将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智库等领域构建多种手段并举、多个平台互补、多种渠道联动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