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科技创新助“云麦”高产增收
      发布时间:2017-07-13 11:52:2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 “十二五”期间育成通过省级审定的麦类新品种44个 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4个建立3个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 我省麦类常年种植面积800多万亩

● 自育品种推广面积占全省的60%以上

今年5月,继2016年创造全国青稞最高产量纪录后,我省选育的青稞新品种“云大麦12号”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中兴村青稞高产示范测产中理论产量达每亩624.75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这是我省麦类科技创新收获的成果之一。

麦类是云南的主要粮食、饲料、经济作物,是小春第一大作物。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和科技支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云南麦类产业在科研、生产、加工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品质逐步提升,单产不断提高,优势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我省麦类常年种植面积800多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大麦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小麦形成了以强筋、中强筋麦为主的滇北晚熟麦区,以中筋及中强筋麦为主的滇中中熟麦区,以弱筋及中筋麦为主的滇南早熟麦区3个优质专用产区,大麦形成了以大理、保山、曲靖等滇中、滇东北及滇西部分地区为主的啤、饲大麦优势产区。在优质麦类新品种选育方面,我省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麦类主推品种逐步由“外引”向“自育”转变,优质专用麦类面积逐年扩大。多年来,我省不断加快麦类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初步建立起了以省农科院及大理、保山、临沧、曲靖、楚雄等州市参加的麦类育种协作体系,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质麦类新品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自育”麦类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占全省的60%以上。仅“十二五”期间就育成通过省级审定(品种登记)的麦类新品种44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4个,在全省小麦优势产区建立3个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建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

此外,我省以高产创建、高产竞赛活动为平台,强化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多个麦类品种创全国高产纪录。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抗逆栽培新技术创新方面,省农科院在我省南部一些干旱少雨的中低海拔地区开展“早秋麦”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为今后麦类抗灾避灾栽培开辟了新的途径。

记者 陈云芬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