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芒市德昂人家和和美美
      发布时间:2017-08-29 15:03:4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编者按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生动反映全省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幸福感、获得感,深情表达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永远心向党跟党走的心声,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专栏。专栏稿件将深入宣传我省各民族人民坚定信心跟党走、团结进步奔小康的行动举措,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跨越发展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绵绵秋雨中,薄雾笼罩着美丽的德昂族村寨。穿行在大山深处的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一路葱茏,瓜果飘香。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进三台山乡上帮村民小组,一栋栋新建的特色民居坐落在青翠的半山坡上,迷人的德昂山乡美景映入眼帘。田野里年初刚种下的西番莲开始爬杆、大片的香蕉树正在茁壮成长,今年底将要收获的甘蔗也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拔节生长。

在上帮村今年新建成的养牛场,62岁的村民小组支部书记杨腊苦正和几位村民在牛圈里喂青草料,100多头黄牛在村民们的精心饲养下,膘肥体壮。标准化的养牛场里,干净整洁,自饮式的水龙头接到每个牛栏,碎料机、青储池等设备一应俱全。

“在市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村今年建成了这个养牛场,每户还分给4头牛在这里集中养,由村里45户人家每天轮流来上班。”杨腊苦说,有了养牛场村民也不用到处去放散牛,腾出了大量的精力去种田种地抓经济收入。

记者看到的德昂族村寨,简易搭建、人畜混居的杆栏式竹楼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青瓦白墙、保持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农家小院,水泥路、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

走进村民李腊坎家,三室一厅的新房已住了大半年,40吋的液晶电视清晰流畅地播放着节目,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宽敞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崭新的微型面包车,在厨房里,李腊坎的妻子正在做饭。

“今年春节就搬进了新家,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去年我有了4万元的建房补助款,终于把原来的空心砖房子换成了现在的新房。”李腊坎高兴地说。

“有了新房子,没有鼓起钱袋子,不能算好日子。”杨腊苦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德昂山乡虽山高坡陡,却是生态种植和养殖的好地方,除了传统种植的甘蔗外,今年全村又增种了200亩西番莲、100亩香蕉。

上帮村的变化,源于10多年前的一次搬迁。杨腊苦老支书见证了上帮村的发展变化,他告诉记者:“我们原来是从村后面的山上搬迁下来的。2002年开始,在上海对口帮扶下,45户德昂族人家陆续搬到了现在的村子。在上海的帮扶下,村里通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住的地方离我们耕种的田地更近了,干农活不用带着晌午饭来回跑。”

“上帮村,就是上海帮扶的村。”在刻着村名的石碑前,杨腊苦告诉记者,为了感恩党的政策和上海的帮扶,村民决定新的村子就叫“上帮村”,让后世子孙都铭记党恩。

记者 王云瑞

责任编辑:陆月玲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