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十九大时光】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发布时间:2017-10-22 15:14:1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报告指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走进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润新说,报告中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方略、新部署,站位高远、意义重大,是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如何理解“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杨润新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用制度体系来保证人民有序参与政治,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各级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征程上,人大工作大有可为,也必须主动作为。”杨润新说,下一步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着力在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代表作用、提升履职能力、推动作风改进5个方面再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筑牢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等新论述,让来自我省各级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同志印象深刻。大家认为报告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协商的广泛性,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体现了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从顶层设计走向强调落实和推进的深层次转变,更加符合我国民主的形式和目的。

报告中,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表述,让广大政协干部备受鼓舞。省政协研究室理论处处长郑志辉表示,政协要发挥在协商民主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在协商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商,推动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

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表示,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体,将以报告为指导,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新思想新举措书写法治云南新未来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思想、新举措,为法治中国、法治云南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让致力于法治云南建设的党员干部分外激动和振奋。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党中央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的关键举措。”省委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双凤鹤认为,有了这个领导小组,可以更好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可以与时俱进作出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不断发现和解决依法治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报告中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表述也备受关注。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到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将司法责任制提到了新的高度,符合当前司法改革实际,为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为司法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配套制度保障,必将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继续向前推进。

省司法厅一位干部表示,将从报告中汲取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养分,找到做好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工作的切入点,带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为深化云南司法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尽绵薄之力。

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等,为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行动路线图。

“十九大报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作出精确判断,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提质增效。”省编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副处长李陈俊表示,报告要求政府机构改革不应只是加减法,而是通过加强内外联动、资源统筹和上下互动,产生倍增效应,这必将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效果,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他表示,以“放管服”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归根结底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改革要求,以建设效率云南、方便云南、快捷云南为目标,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当头炮”和“先手棋”。近期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改革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体现了我省以改革精神破解新时代发展矛盾和问题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新要求,党员干部更要体现责任与担当,结合实际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用好“统战”法宝实现伟大梦想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夯实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础,完善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使我国民主政治形式更有效、特色更鲜明,其独特优势无可替代。”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友康认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就是要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就是要通过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陈友康说。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云南统战资源丰富,统战任务繁重,涵盖了党派、民族、宗教、藏区、阶层、海外等各个方面。陈友康认为,当前云南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就是要推动中共十九大关于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贯彻落实,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统筹 张子卓

记者 瞿姝宁 张潇予 尹瑞峰 段晓瑞 程三娟

【特写】

“法治中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法治进步带来的美好变化。”云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思茅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寒春对十九大报告提到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十分认同。她说,五年来,政府依法行政成效有目共睹,个人价值和尊严更加受到法律保障。

张寒春长期在基层工作、服务群众,十分关注基层民主建设。她建议,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应不断创新村民自治方式,强化村委会自治功能,让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进程、更多享有民主权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寒春深感法律教育普及对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她建议从小学就把相应的法治观念融入教学中,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学法懂法用法意识;更要增强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权力有限性认识,让法律成为“官和民”共信共守的行为准则。

当选人大代表履职10年来,张寒春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意志。各级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应该在各级人代会上积极进言献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形成意见建议,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记者 沈浩 李汉勇)

【声音】

省委党校副校长、云南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马金书: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建设战略任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协调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王海云: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这个新的重大战略安排,基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这个新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对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坚持和发展。坚持,体现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发展,体现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内容也更加全面和丰富。这个新的重大战略安排,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当、自我加压的品格;同时还体现出我们党始终都在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记者 从永刚)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