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一条河的新生 一滴水的蜕变
      发布时间:2017-12-07 11:30:3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昆明,一座因水而兴、缘水而盛、得水而美的城市,却因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河道变了颜色、变了味道。如何让这座因水而美的城市回到旧时的模样,昆明市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污治污战役。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海河沿岸,第七、八水质净化厂,以海河水质的改善和污水处理的精细过程,折射出昆明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取得的实效——

登上大坝顶端向下望,隐匿在闹市的东白沙河水库才尽收眼底。清晨,水库上披着一层薄雾,晨光透过云雾打在水面上,水珠的波光若隐若现。

东白沙河水库位于昆明市东三环路虹桥村和苏家营附近,库容达420余万立方米,海河就从这里开始,一路穿城而过流入滇池。

“海河径流面积46.2平方公里,总长16.9公里,是昆明东片区和东南片区主要防洪河道。从东白沙河出来后,海河经虹桥立交、过彩云北路,与王家村的老海河交汇,沿着福保路一直流淌至滇池。”昆明市官渡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罗昆详细介绍着河水的走向。

这里曾经河水清幽,鱼丰水美,周边还是山水田园;转眼间,河岸两边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条小河在沉重地喘息后,也渐渐被遗忘。作为一条入滇河道,海河也被纳入整治范畴。然而,海河水环境整治工程还未全面完成,就由于截污管网重建轻管、截污工作不彻底、淤泥存在内源污染等原因,垃圾漂浮、乌黑腥臭,俨然一个烂泥坑。2016年2月,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公布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情况,海河成为昆明唯一列入全国黑臭水体的河道。黑臭水体的起点,正是海河与老海河的交汇口,终点是入湖口,全长7.1公里。

“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水源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2016年4月15日,城市黑臭水体海河整治工程启动。“这一次,我们全力以赴,4项措施协同推进,按照期限完工,截污彻底,效果良好。”罗昆说,官渡区投入9600万元,从起点到终点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同时,引入中交疏浚环保公司对海河(下段)实施生态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清淤11.15万立方米,并设置曝气增氧装置22组,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10时,记者驱车从东三环虹桥村出发来到王家村,这里是海河与老海河的交汇点。在海河综合治理中,实施了老海河末端截污工程,并新建一座泵站,还有两个围堰和一道闸门,以截住老海河流向海河的污水。“过去由于附近市场、村庄多,截污管道不完善,老海河成为一条藏污纳垢的河,污水直排入海河。”罗昆介绍,去年6月30日,老海河末端截污工程全面完工,日转输污水3000立方米,将王家村、林家围等村庄和市场的污水转输至第六水质净化厂。

12时,记者从海河黑臭水体的起点开始,沿着河岸步行前往滇池边。海河的水虽然还不是那么清澈,但已闻不到以前的臭味了。在海河距离枧槽河较近的地方,只见清水涌流,汇入河道。“这是海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补水工程的一项内容,枧槽河通过新建的泵站每天补水2至3万立方米到海河。”罗昆说,去年12月30日,包括清水补给、生态修复在内,城市黑臭水体海河整治工程全面完工。

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的实施,一步步改变着海河的命运。

官渡区水务局局长姚启说,海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连续开展了6个月的水质监测工作,设置监测点12个,每月监测两次。1至6月平均数据达到了消除黑臭的指标要求,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四项指标均已达标,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整治效果明显。

“经过整治后,河水变清了、景色也美了,附近居民都喜欢到这里走走。家住福保村的张先生说,海河变化真的很大,希望以后能一直保持下去。

16时,记者来到海河入湖口湿地,芦苇摇曳,芳草如茵,绿树环绕。中交环保公司海河环保清淤生态修复项目副经理杜广志介绍,这里进行了生态净化,恢复生态系统,将持续去除水体污染物,定季进行植物收割,改善水体环境和河道景观。

海河的命运,又一次发生转折。经专家组综合评估,海河黑臭水体段水质指标均达到了验收标准,达到整治目标,水体已消除黑臭。近期,住建部正式发函,同意将昆明市海河黑臭水体从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销号,成为全国黑臭水体中首条从平台上销号的河道。

清晨,城市渐渐喧闹起来。昆明市第七、八水质净化厂的进水口内,污水翻滚,涌流不断。

“这些曾跟人们生活点滴相关的污水,将被进行提标处理。”站在水流哗哗作响的进水口水池边,昆明市第七、八水质净化厂厂长万太寅扯着嗓子告诉记者,这里每小时约有12600立方米的污水,从连接千家万户的下水道里汇聚过来,开启生命重生的蜕变之旅。

从进水口流入,污水迅速进入粗格栅,这是第一道处理工艺。记者沿着水池走了一圈发现,污水流量虽大,但处理有序。经过一个大筛网时,水中较大的垃圾比如石头、木棍、铁丝铁条、菜叶等都被过滤了出来,气味又黑又臭、刺鼻难闻,这些垃圾将被进行二次处理。在这里,污水不作停留。

污水从粗格栅出来后,通过提升自流到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这里要为污水“搓一次澡”,除去水中6毫米以上的较小栅渣,同时,曝气沉砂池会把一些无机的沙粒、石子沉积下去,从而进入高效沉淀池。

“目前,第七、八水质净化厂是我省单座处理体量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水平全国领先,出水水质优质,曾获全国十佳污水处理厂的称号。”负责运行和管理昆明主城水质净化厂的滇池水务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波告诉记者。

生物池是最耗时的一道工艺。处理工程听起来比较晦涩,但万太寅生动形象地一解释,大家就明白过来了:从细格栅来到这里后,污水要经过两小时厌氧、3小时缺氧、9小时好氧的处理。在去除大部分COD、进行脱氮工艺的基础上,这里更像个大鱼缸,鼓风机24小时不间断地将氧气注入水中,翻腾出大大小小的水泡,让活性污泥得到有氧呼吸,帮助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把氨、氮、磷等物质消化掉,实现净水效果。

昆明是一座因水而兴、缘水而盛、得水而美的城市。以滇池为依托,昆明把水质净化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滇池北边的11座水质净化厂,承接主城的污水处理,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41.5万立方米/天,由滇池水务公司负责运行管理;另一部分是环湖的10座水质净化厂,设计处理规模是55.5万立方米/天,是环湖截污的最后一道屏障。水质净化厂犹如“天罗地网”,每天将全市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记者看到,从生物池出来的污水已从黑色变成褐色,仔细辨别,气味也从污臭味变成土腥味。携带着活性污泥的水,将流淌到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

厂区内,12个直径达50米的圆形沉淀池有序排列、蔚为壮观,池内的水已清澈许多,平静如镜,偶有清风吹过,泛起浅浅波纹。“这是二次沉淀,经过3小时,水与污泥彻底‘告别’,污水变成清水。但还需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加药、混凝、滤布滤池过滤再流向紫外消毒间接受消毒。”刘波介绍。

目前,昆明市污水处理出水水质优于全国一级A标准。“一级A标是目前全国最高的水质净化厂排放标准。昆明市水质净化厂的出水水质甚至优于这个标准,并且能耗控制得较低。除去总氮以外,昆明市水质净化厂运行水质的其他指标比如COD、氨氮、总磷等已可以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万太寅介绍,滇池水务的污水处理量在全省占45%,在昆明市占97%。第一水质净化厂1991年投入运行,是西南地区第一座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第十水质净化厂是西南地区首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夕阳下,水面波光粼粼。那曾经乌黑的水,已变得清澈干净,从出水口奔涌而出,再次进入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如此往返,生生不息。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而这滴污水的蜕变,折射的是昆明污水处理工艺的成熟与发达,诠释的是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

记者 浦美玲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