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顾贵明 赵路见 记者 张明磊) 天刚蒙蒙亮,退休干部赵大爷夫妇便来到陆良县南盘江边的滨江大道上,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悠哉乐哉地散步锻炼身体。赵大爷高兴地说:“县城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了,白天大街上的灰尘少了很多,夜间也闻不到企业排放的臭味了。”
据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陆良县的环境随之恶化。为了还老百姓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河洁、村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该县大刀阔斧治理城乡居民环境。针对乱建房屋、乱栽桉树、乱葬坟墓和重金属污染“三乱一重”现象,先后拆除侵占道路、占用农田、批建不符等各类违法建筑2.9万平方米;引导农户自行清理取缔耕地中、村前屋后、水源点附近的桉树6万余亩;整治规范丧事活动2200余起,建成1个经营性公墓、3个镇级和8个村级农村公益性公墓;提前处置完毕32万吨历史遗留铬渣、7.4万吨含铬污染物。针对人口集中、车辆较多的实际,在县城划定了2200个公共停车位,安装了4公里街道隔离带,实施“引车入位”;建设了15个专业市场,改变以路为市现象,实施“引摊入场”;清理了违规占用人行道行为1万平方米,实施 “引人入道”,规范了城市秩序。同时,累计硬化农村道路490公里,拆建南盘江上危桥16座,全县100%行政村、80%以上的自然村铺筑了水泥(柏油)公路,群众出行更加通畅便捷。同时,选派70余名干部到外地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管理经验,每个村委会配备到位1名规划监管员;组建土投、水投等7家投融资担保公司,累计融资67亿元,为项目推进、环境治理等提供紧缺资金;出台了交通秩序整治等13项制度,全县范围内绘制爨体文化墙60余面9500平方米,在电视台、手机媒体对400余起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曝光;建立了“督察+问责、督察+考核、督察+满意度评估、督察+结果公开”制度,问责14名干部,以查促干、以督促变。此外,先后在老城区实施了5个片区1200余户的棚户区改造,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小广告12万余条;围绕“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思路,规划建设了13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