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昭通发现600万年前巨型水獭新种化石
      发布时间:2017-02-04 09:56: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日前,国际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系统古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的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新种,这是迄今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

水獭完整头骨化石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联合项目的野外采掘队2010年发现的,之后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联合发掘又发现不同个体的新标本。双方项目负责人共同决定邀请食肉类研究的权威专家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王晓鸣研究员和克利夫兰博物馆的Denise F.Su研究员领衔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为期3年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项关于水獭进化的突破性成果。

水獭(水獭亚科)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动物,现生水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其化石记录非常贫乏。这一类群最早发现于泰国北部中中新世湄莫盆地,但多是一些零散的牙齿。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最晚中新世褐煤层(距今约624万年)发现几乎完整的头骨、下颌骨和头后骨骼的化石组合,时代比泰国的同类标本晚了大约600万年。此前发表的华北榆社盆地早上新世(距今约500万年)的水獭头骨颌骨也应归为这一新种。

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晓鸣研究员认为,CT复原后的水獭头骨牙齿既像獾又像水獭,因此,昭通新发现的标本被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这一类群代表东亚地区已经灭绝的古老的水獭支系。合作研究者之一、克利夫兰博物馆古植物学和古生态学部主任Denise F.Su认为,较完整标本的发现对研究这一新种的分类进化史和形态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据了解,这一新发现的水獭的体重与狼相似,大约是现生水獭的两倍,体重大于50公斤,身长1.5米到2米,上、下颌骨大且非常有力,牙齿丘齿型颊齿,适合于咀嚼大型水生螺壳和贝类,地层剖面研究显示600万年前的水塘坝属于浅水沼泽环境,螺壳和贝类及水生植物非常丰富。水塘坝标本的完整性能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水獭的进化史,特别是这种知之甚少的中新世神秘的属种,其发现表明似獾泰国水獭是水獭亚科最古老和最原始的支系之一。

记者 陈云芬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