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墨江:争先进位 绿色崛起
      发布时间:2017-09-13 09:45:1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今年8月,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省2016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在全省47个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中,被评定为进位最快的县,获评全省年度“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称号。去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6.55亿元,实现增长12.1%。

对照二类县县域经济分类考核指标权重可以发现,要实现争先进位,不仅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尤其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指标也须力争上游。咬定青山不放松,墨江县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三大方面,乘势而上、持续发力,依托昆曼国际大通道以及玉磨铁路、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以通道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76亿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增长动能坚实有力

在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中,墨江县牢牢抓住拉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从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打造等方面培育增长动能。

将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北回归线上的墨江县城积极创建高品质旅游城市,围绕固本强基,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和《墨江县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回归大道亮化工程和公交车站台建设,加快推进下南片区、西片区、北部片区开发,实施市政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县城新区开发、老城区扩容改造有序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

狠抓项目建设,投入6000万元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建立3年滚动项目库。2016年施工项目251个,其中综合交通完成投资9.1亿元,玉磨铁路墨江段完成投资9亿元,能源等项目完成投资15.5亿元。玉磨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国道213线墨江段改建工程,启动墨临高速公路、墨江火车站连接线及双胞小镇跨线桥、布竜河上桥和双龙桥项目建设。一批交通、水利、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将墨江建设成通道经济发展的新节点。

促进产业经济集聚发展。墨江县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和培育园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土地收储面积达500亩,投入2750万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一园六片”园区发展格局,双龙、者铁片区稳步推进开发,目前入园企业9户,其中投产6户、在建3户。并力抓“保姆式”服务,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绿色产业正在崛起

墨江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分类中,被划在了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找准定位,99.98%为山区的墨江县,念好“山”字经、作好“山”文章,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和发展山地生态农业。

“我们立足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主题,本着‘绿色、生态、高效、安全’的生产理念,主推绿色生产发展生态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咖啡爱好者一致好评。”今年,晶工咖啡庄园董事长倪玉发的咖啡生豆在美国西雅图2017全球精品咖啡展会午宴上拍卖,墨江咖啡正在向精品市场迈进。

咖啡、茶产业一直是墨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对于茶产业长期存在的县内茶企散、小、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墨江通过产业扶持资金、金融支持、税收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对茶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塑造了“迷帝”“米地”“须立贡茶”“凤凰窝”“萨露”“水之灵”“云针茶”等一批茶叶知名品牌。在发挥地利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墨江茶叶、咖啡产业再次发力,以质量打品牌,引领新崛起。

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山地农业不断崛起。墨江正逐步推进第一产业的生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促使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辐射。形成了以南温田生猪交易市场、团田野生菌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一批乡村市场。畜禽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生猪屠宰及配套精深加工项目即将投产。现代渔业体系不断健全,海王水产国内市场开辟和校企合作,生产鱼片1.6万吨。紫米品牌创建和优质基地建设提速推进,着力打造紫米加工和种植基地,引进紫米食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墨江。紫米、紫五加、滇橄榄精深加工系列特色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6%。

增收路子越走越宽

一排排宽敞的饲喂棚,一头头健壮的肉牛,一堆堆甘蔗秸秆……步入新安镇布隆村养牛大户赵勇家的牛棚,标准化的牛棚内十分凉爽。这些“大块头”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秸秆。

“有了扶贫再贷款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我们一年的利息就少了14万元,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去年,通过扶贫再贷款的支持,赵勇总共贷到了3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增加存栏量外,还改良品种、扩建厂房。去年,养殖场共出栏140头肉牛,实现纯利42万元。

扶贫再贷款只是墨江县扶持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举措。去年以来,墨江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9.5亿元,统筹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和上海对口帮扶等项目230个。创新和推广“3+2”产业扶贫互助社发展模式,产业治贫取得积极成效。

“扩大了规模、成立了公司,已带动225户发展养殖,其中贫困户就有近百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新安镇白利村南汉箐村民小组的养殖大户杜进飞,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已经形成280头母猪和900多头仔猪、10多万只鸡的养殖规模,去年成立了墨江瑞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

墨江县通过扶持大户,鼓励创业,培养致富带头人,以发展个人种植养殖业带头致富、带动发展的路子初见成效。通过落实新一轮就业优惠政策,全力推进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以及大力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完成各类技能培训4788人次,全县老百姓的增收渠道多了,钱袋子鼓了起来。2016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6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4元,增长9.3%。

[记者手记]

挖掘潜力 让地利变红利

曾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墨江传统地利优势正重新显现。昆曼国际大通道联通,玉磨铁路、玉溪至临沧高速等工程建设,都让墨江在交通节点上的不可替代性得到强化。正是居于这样的区位优势,墨江顺势提出了发展通道经济的设想和规划,为的是要让地利变红利。

大通道地利优势带来的是一种机遇,最直接的就是能形成人流物流,通道经济正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流量”汇聚,带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定位准,更需措施实。这就像在路边做生意,先得想办法吸引人流光顾。墨江打造“双胞胎节”国际旅游品牌就是很好的尝试,节庆活动极大提高了城市知名度。10多年间,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不仅推动了旅游业提升服务能力,还激活了城市建设、景区打造、特色产品开发等内生动力,已创造出数十亿经济价值。通过打造品牌、提升服务、丰富内涵,墨江正不断在“引进来、留得住”上做文章,构建起大通道上汇聚资源的兴业“洼地”。

除了蹭过境“流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自身特色和潜力,自己生成流量,成为大通道上重要“支流”。墨江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走在了前列,这里出产的生鱼片远销海外、咖啡进入国际精品市场、紫米飘香国内一线城市,正在建设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一系列特产还搭上电商快车,依托物流便利的交通节点优势,一个个富民增收的好产业正在形成。

大通道的带动作用并非坐享其成,其发挥取决于一个地方利用程度。墨江提出了大开放、大流通、大产业、大服务的思路,系统的谋划通道经济形成“放大效应”,这种找准定位、挖掘潜力、不等不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为,值得借鉴和坚持。

记者 沈浩 文/图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