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真抓实干严督细查
      发布时间:2018-08-09 12:49:4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本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话题
 
    云南正处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省各级部门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和脱贫攻坚的巨大挑战,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真抓实干、严督细查,把抓推进、勤督查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奋力推进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精准施治  盯紧“拦路虎”克难点抓进度
 
    树立“精准”意识,抓住主要矛盾,盯紧“拦路虎”精准发力,持续用功,是干事、干成事的基本要义。脱贫攻坚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最硬的骨头。
 
    今年以来,围绕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我省各相关部门不回避矛盾、不推责任,深入开展“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专项行动,狠抓脱贫措施户户清、建设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让“精准”扶贫这一竿子一插到底。
 
    镇沅县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是集“山区、农业、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镇沅县寻根觅源找准贫困户“素质贫困”的致贫症结,在深入细致的基层调研基础上,将县委常委会开到村民小组,与群众面对面“问与答”,听取民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协同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全方位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切实把精准要求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各环节、各领域和全过程,下好进村入户的苦功夫,练好因贫施治的硬功夫,做好一户一策的细功夫,全面做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形成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一盘棋、一本账’。这‘六清’是前后相互衔接的、完整的逻辑链条,它形成了我们工作行动的主要抓手。”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鹤庆县是全国592个、全省7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之一,也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脱贫攻坚以来,鹤庆县以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为突破口,深入查找制约脱贫攻坚的“瓶颈”问题。通过分析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全县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住房保障、饮水安全和素质提升方面,特别是边远难艰村组和薄弱滞后片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短板”问题。对此,鹤庆县采取“自下而上”层层规划、级级把关,分行业、分类别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项目库,实现全县所有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项目全覆盖。在“多业并举、多点开花、多元发展”的思路引领下,全县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7月3日,由副厅长魏民带队的省农业厅督导组赴曲靖市开展农业产业扶贫督导调研。这是该厅近期组织的由厅领导带队10个督导调研组之一,他们分别深入15个州市88个贫困县开展全省农业产业扶贫督导调研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强化到村到户各项措施,以产业扶贫助力我省打造“绿色食品牌”,这是实现云南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最现实、最关键的抓手。省农业厅责无旁贷地把产业扶贫与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难点作为工作的动力,抓在手上,学会“弹钢琴”,既统筹兼顾,加强协调,联动各方职能,又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作为,努力突破。
 
    在组织领导方面,为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农业厅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月安排、周调度”工作机制。截至7月5日,“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已召开4次专题会议、19次联席会议。
 
    在出政策方面,为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快推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八大重点产业专家组参照“麦肯锡”等国际通行的报告形式,结合我省实际,深入研究分析产业发展情况,编制了《云南省绿色食品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报告》和《云南省绿色食品八大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起草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政策措施的意见(讨论稿)》;省农业厅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云南省2018年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云南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云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方案》《云南省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方案》《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应用方案》《云南省“三品一标”发展工作方案》等推动绿色有机化发展的相关工作方案。
 
    回眸上半年,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实或见效: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为重点,绿色有机示范基地相继创建;以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重点,积极参加了国内外重要赛事和展会;以问题导向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以精准招商为重点,大力实施招商大行动……
 
    督查考核  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抓工作看成效,督查考核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每月12日前后,省水利厅都要召开一场特殊的视频会议,这个被称为“红脸会”的会议直接针对当前我省各州市重点水利项目进度进行问题通报,投资计划下达问题、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等等问题都被一一摆上桌面,对上月未完成项目计划进度的州市面对面提问,第一时间问责并解决问题。
 
    “红脸会”其实是省水利厅的月调度视频会议,它始于2015年5月29日,会上集中对当前重要工作进行安排,出思路想办法、真督细查、跟踪问效。近年来,我省水利建设投资逐渐增加,大型水利项目陆续上马,这个“红脸会”敢于和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较真促认真,以实实在在的督查推动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成为全省水利部门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机制创新的典型个案。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红脸会”月调度机制的促进下,今年以来,建立目标倒逼机制,厅领导分片联系督导,每月实地督促指导,持续实施月调度,今年上半年全省水利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全省共争取到2018年中央水利补助资金109.24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的做法在交通系统也取得了相同的效果。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设行动方案有关工作要求,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建设,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督查来保障、来检验、来深化。”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于规范管理,省交通厅强化了制度建设,创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机制,授权省公路局履行高速公路建设具体监督和日常管理职责,在全省16个州市成立了监管办及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履行一月一督查的监管职责,确保每月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与报送数据相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一项目一方案”,不断充实完善施工组织能力,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道路运输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改进。”“防护措施不到位,也要立马整改。”近日,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大理办公室主任施爱朝带着督查组一行8人,对辖区内纳入云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的8个在建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进行了综合督查。
 
    督查组先后深入到大漾云、云兰、鹤剑兰、鹤关、南景、大南、大永、楚大高速扩建工程共8条线路的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在督查大漾云线控制性工程桑不老村隧道、西罗平隧道、梨树坡隧道和石门隧道时,督查人员发现,施工车辆必经的几条施工道路多属乡镇过境道路和临时修建的盘山便道,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督查组现场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监管办成立以来,都是严格按照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分析评估报告的要求来做,定期现场督查考核控制性工程进度情况,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不流于形式,认真督查保障项目的推进。” 施爱朝说。
 
    督查的目的是为了经常性、持续性地推进工作,发现工作出现的问题、找出差距、鞭策后进、推动落实。
 
    省交通厅还创新督查手段,实行远程督查、现场督查和行政记录督查并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系统和跟踪问效平台版本的升级,上半年共对6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和怒江美丽公路进度数据信息进行远程督查,较好地反映了项目建管情况,并研究制定了开展2018年度公路建设市场和质量安全综合督查计划和高速公路质量监督计划。
 
    上半年,针对春运、春节和“两会”特殊时段及施工黄金期特点,对香丽、华丽、墨临、楚大等28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展了各类监督检查38次;对4个在建普通国省干线改造项目开展监督检查4次。检查项目建设里程合计1298.49公里,派出质量监督和检测人员241人次,检查了98个从业单位,发送督查报告9份,抽查意见通知书135份,发现各类存在问题1620 个。
 
    扶贫、水利、农业、交通部门仅是我省各厅局单位贯彻落实“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这一方法论中的个案。目前,全省广大干部正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难点、潜力,摸索出许多切实可行有效办法,迎难而上,力争为人民和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  成浩  王淑娟
 
    李承韩  胡晓蓉
责任编辑:董明强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