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辐射中心 > 正文
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献策
      发布时间:2018-05-25 10:29:1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适得其位 适得其势

“这次论坛参与面广,讨论非常务实,传承了中缅两国的传统友谊,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缅方也实地考察了我们在脱贫攻坚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段晓东说。

本届论坛由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中共德宏州委、德宏州人民政府、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联合主办,主题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缅甸吴努杜妙依基金会等机构的20多位缅方嘉宾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德宏州相关部门人员共200多名嘉宾与会。

“中缅智库高端论坛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搭建了交流平台。”全程参与办会的德宏州中缅关系研究所工作人员何廷国感受颇丰。他说,对缅甸嘉宾来说,德宏是缅甸了解中国的窗口,作为缅甸的友好邻居,德宏给缅甸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中方嘉宾来说,论坛为他们搭建了与缅甸专家学者直接面对面交流对话的平台,也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缅甸。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利君认为,中缅智库高端论坛的举办是“适得其位、适得其势。”适得其位是因为德宏与缅甸民间交流源远流长,是中缅合作的前沿,是中国沿边开放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的必经之地;适得其势是因为中缅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中缅两国不断落实和推进,通过智库交流合作,为推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贡献智慧,促进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成果,让两国人民受益。

务实交流 形成共识

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是继中老经济走廊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提出共建的又一双边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两国人民对此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要率先推进中缅边境合作区建设。”“要加强司法协作与合作。”……会议期间,中缅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这个主题,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缅经济走廊沿线工业园区和经济合作区建设、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缅能源合作与区域能源合作,中缅经济走廊沿线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缅边境的和平稳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不少共识。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成员、缅甸驻印度等多国前大使吴温伦表示,非常高兴大家从各个层面展开交流和讨论,缅方要从中方开展的项目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听取大家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本届论坛进行了务实的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凸显,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中缅两国深化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段晓东介绍,围绕“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分析了中缅经济合作的优势与现状,探讨了双方共同关注和需要沟通的问题,如司法协助、交通协作、农业开发与合作等。此外,缅方还考察了德宏州脱贫攻坚工作,实地了解中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效。

传承友谊 继往开来

在论坛举办期间,与会嘉宾还考察了瑞丽、畹町口岸,、银翔摩托生产基地等,参观了芒市中缅友谊长青树、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深入了解中缅边境经贸合作及德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缅甸吴努杜妙依基金会主席杜丹丹努9岁时就曾到过中国。在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看到见证中缅友谊的照片,特别是她父亲和周恩来总理的合影后,杜丹丹努非常激动地说:“我的父亲为缅中友谊作出了贡献,我为他深深地感到骄傲。”她相信这次论坛将会大大增进中缅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使中缅两国友谊更加深厚。

在芒市中缅友谊长青树前,缅甸嘉宾们纷纷与这两棵见证了中缅两国友谊的缅桂花树合影留念。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和缅甸吴巴瑞总理亲手种下了象征两国友谊的缅桂花树,60多年后,依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这次论坛是对传统友谊的继承和发展。”段晓东介绍,中缅两国胞波友谊源远流长,中缅传统友好关系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缅联合勘界、中缅边界大联欢等重大事件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参与此次论坛的缅甸嘉宾,有的是中缅两国友谊的见证者,有是传承者,通过此次考察和交流,对进一步巩固和传承胞波情谊很有意义。

“我们将持续努力,争取把论坛打造成中缅两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智库论坛,为中缅两国合作提供交流渠道、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撑,不断扩大智库论坛的影响力。”段晓东表示。

记者 刘祥元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