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圆满落幕 “舞”彩缤纷惊艳春城
      发布时间:2018-07-31 14:06:3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一种创举 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表现一定戏剧情节内容的舞蹈的最高表演形式,是一种以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成分构成的综合性舞蹈表演艺术。中国舞剧的创造与表演具有坚持民族风格、重视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并注重舞剧的戏剧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表现特征。在本届展演中,舞剧的引入为春城的文艺舞台平添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由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及与吉林市歌舞团联合演出的原创民族舞剧《天路》,是一部以青藏铁路建设为题材,讲述了三代人不忘初心的筑路历程。剧情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的“安装铁轨舞”与“藏民收割舞”、“军民情谊舞”、“护送小孩舞”等群舞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该剧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精心编创的舞剧《家》,以更加凝练、晓畅的表现方式,让观众久久沉浸在几位男女主人公的悲情故事之中。特别是两场婚礼和两场葬礼的强烈对比,红色轿杆与黑色灯笼的巧妙运用,浓烈地烘托了高家心狠手辣、毁灭人性的悲剧效果。扮演高老太的演员从始至终背靠椅子直至谢幕才与观众谋面,这一精心设计耐人寻味,寓意深刻,透露出高家无形的封建家庭丑恶势力无处不在。该剧最为人称道的是几位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觉新的懦弱与矛盾,觉慧的醒悟与希望,鸣凤的朴实与真诚,瑞珏的温婉与顺从,梅的孤独与清苦,都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由重庆市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杜甫》,采取独特的“块状舞段”结构进行“以舞构剧”,采用“求仕行”、“丽人行”、“兵车行”等一个个场景,“仕女舞”、“弓箭舞”、“农乐舞”等一个个舞段,将颠沛流离的“诗圣”杜甫意象化呈现在舞台上。编导将国际艺术审美视野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与古典舞结合现代舞、汉唐舞的动作语汇,进行演绎诠释,语言精练、美轮美奂。全剧以表意的手法,讲述了“诗圣”颠沛流离的一生,他用诗歌表达了对战争、叛乱的深度厌恶与痛恨,以及对安定与和谐生活的极度渴望,显示了他对时代的巨大超越。

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诺玛阿美》,通过一位哈尼族贝马的讲述,呈现了一个古老民族追寻梦想、威武不屈、震撼心灵的迁徙史诗。该舞剧用叙事的手法,细致深入讲述了哈尼族先民在美丽的家园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外族入侵打破了原有的安宁与平静。哈尼族青年纳索目睹父亲战死,临危受命带领族人走上迁徙之路,在恋人戚姒和母亲的鼓励下走出悲痛,成长为一名勇敢担当的哈尼族头人。他们掩埋兵器,祈求和平,重建家园,繁衍生息,与其他兄弟民族不断交融,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在共同战胜外敌中纳索英勇战死。其妻戚姒继续带领不屈的哈尼人奋勇向前,最终抵达心中的“诺玛阿美”,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民族史诗。该剧在表现方式上,运用音乐“等节奏”和舞蹈“等动作”的表现手法,贯穿始终,风格统一,语言独特,表演粗犷质朴,让观众深深感悟到哈尼族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追寻梦想的民族精神。

一个追求 舞境

意境,在当代文艺理论中被解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一个舞蹈作品里,舞蹈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舞蹈作品的成败和审美价值的高低,在舞蹈创作中通常运用自己的全部心智,集中自己的全部审美创造能力去寻找和锤炼作品中舞蹈形象,追逐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象外之象”——舞蹈意境。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群舞《女书·吟》,以湖南江永地区“女书习俗”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同年同月出生并结义金兰,因为一场离别一生守候、一句誓言终生无悔的情感故事。舞蹈《女书·吟》为叙事性题材,采用回忆倒叙的方式展开,从信守誓言苦盼姐妹重聚的老年姐姐的视角进入,以现实与梦境的双重时空交融,情景再现,勾勒出湘南永州一带特有的淳朴民风民俗和超越亲情与爱情纯洁的情感世界。通过作品折射出当地妇女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用来表述其思想情感、道德取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民俗表现形式。作品中运用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活动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女书文化。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群舞《灵·境》,讲述环境污染下万物皆有灵,漫山遍野的棕榈树开始凋零、枯竭。大地的哭泣、撕裂,向白鹇鸟传递着沉重的讯息,灵鸟感到痛苦与恐惧,但它依旧守护自己的家园,努力想唤醒一个个生灵。从远处衔来绿色种子,这份坚守让哈尼族人看到希望与生机,她们带着那颗不离不弃的心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捍卫那片青山,守望自己的绿色家园。万物复苏,再现一方灵境。

东北师范大学的群舞《转山》,表现众生万象,情怀、际遇不同,神往的地方也不同。触额、触口、触胸;身敬、语敬、意敬。俯仰于天地之间,用脚步丈量着自我心灵的净土。朝圣之途始于信仰,也是人生交错、命运轮回的过程,如同在生命长河中有人陪你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人送你离去。成长、成熟、故去、新生都在转山途中发生着、上演着。唯有带着灵魂、感受生命轮回之美!在朝圣路上幸福的前行。

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的群舞《山之子》的创作灵感源于哈尼族最具特色的“铓鼓舞”。该舞蹈紧紧抓住铓鼓舞雄壮豪放、质朴刚健、热情洒脱的特点,展现出哈尼人坚韧不拔、团结拼搏,热情而不失内敛、豪放不失温婉的民族性格,体现哈尼人大山一样的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群舞《梦宣》,再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西藏古格王宫中的壁画,述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一位现代的“宣”舞舞者,用千年的宣歌唤醒壁画中人,带你梦回古格。

新疆师范大学的群舞《水草·逐》,以哈萨克“逐水草而生”的历史现实,整合哈萨克民间舞蹈独特语汇、典型特征,以舞台艺术作品中“母亲”对生命回忆的具象,从而以舞蹈作品理解区域文化特征、民族族群心理,实现不同族群文化之间的理解、交融、和谐。

一片亮色 舞情

舞以宣情,舞蹈是人们的情感在高度激动时的审美创造和形象反映。舞蹈家在创作或是在舞蹈表演时,内心总是充溢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创造者从给予了他强烈感受的现实生活的世界中来,带着自己的审美情感和独特感受,用动态的人体、充沛的激情,再造一个服从舞蹈家心灵需要的舞蹈世界的过程。

由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创作表演的群舞《快乐生活》表现了一群牧民骑着摩托到昌都买年货,看到新昌都改造建设的美好景色,情不自禁地赞美昌都的繁华美好繁荣。他们开心的买完年货后,并以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回家,想给家乡的人们说出昌都新城市的面貌与新城市的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群舞《雪域汉子》,表现出在被世人喻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上,勤劳、淳朴的藏族,用智慧和勇敢在这片神秘而圣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着。那些憨厚腼腆的笑脸、风雪卷不走的温情中都流露出“真善美”的永恒。他们因幸福而歌颂、为快乐而起舞,歌舞中流露出藏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的群舞《悟尘》,立足中国古典舞身体语汇和传统道家文化元素,从道家独有的法器“拂尘”着手,进行融合发展以及道具的结合运用,意在深入挖掘符号式的身体表达、传统器具拂尘的舞蹈化、多元化呈现,最终通过舞蹈和道具相辅相成的意象表达,体现有无在心、悟道自然、超脱自然的哲学思维与精神追求。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群舞《行云赋》,通过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审美和动作语汇,以“人”之“魂”展现龙行云起之气魄,表达了“龙”的传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北京海淀区舞蹈家协会群舞《响屐舞》,为春秋时期宫廷中著名舞蹈,由越女西施首创,其舞蹈形式为脚穿木屐、群缀小铃,舞动时木屐踏地与裙缀铃铛搭配响起,别有一番风韵。借此古代经典舞蹈形式,展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下自然唯美,自由洒脱的舞蹈风格、时代特征与审美意蕴。

通讯员 艺舞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