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发布时间:2018-10-11 14:22: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云南师范大学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
 
沼气工程中心研制开发的新型反应器 
 
 
    本期焦点
 
    不久前,一条喜讯传遍云南师范大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云南师范大学新增教育学、光学工程、中国史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金融、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动态调整增列)3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的云南师范大学,始终默默耕耘,厚重而笃实。如今一串串令人欣喜的学科建设数据,彰显着师大人对强化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执着与追求。
 
    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学科建设
 
    一所高校要发展,坚实的基础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云南师范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保证。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研究部主任徐天伟看来,此次新增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云南省教育学学科领域的空白。这份成绩,源于多年来云师大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抓内涵建设所取得的结果。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这条主线,学校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十三五”学科及学位点建设规划》《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一个从上至下,分工合理、 权责明晰、长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同时,制定完善《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学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学科管理能力、学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经费激励效能,构建学科建设团队奖惩机制,全面推进学科的竞争发展与绩效考核。
 
    此外,学校分三层次立项建设了19个校级一流学科。学校将立项学科分为全国一流、西部一流和云南一流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每个层次单独设置指标体系。其中立项为一层次的地理学、农业工程、教育学和中国史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或在下一轮学科评估整体排名进入前20%为目标,学校投入7300万元,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打造一流学科高峰;立项为二层次的生物学、化学、数学等8个学科,以下一轮新增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目标,学校重点投入4250万元;立项为三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6个学科,以打造培育云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为建设目标,学校重点投入1500万元。
 
    以一流学科为主线 打造优势学科
 
    说起博士点申报对学校学科建设的意义,全程参与教育学申博工作的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王鉴表示,教育学博士点获批,对人才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提升和社会声誉发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天凤向记者介绍,教育学申请博士点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教育学科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新中国成立时是全国7所本科师范院校的7个教育学专业之一,在西南联大留下的卢濬等一批知名教授带领下,该学科持续发展,1998年后陆续获批13个二级硕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含19个专业领域,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行列。这个学科的亮点是: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研究及实践在国内独树一帜;教育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全国首创。
 
    从1998年后陆续获批13个二级硕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算起,教育学从人才队伍建设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这也是该校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水平的缩影。
 
    此外,学校其他一流学科建设同样硕果累累,盈满枝头。
 
    地理学科经过近80年的学科积淀,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016年入选云南省高峰学科A类学科,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行列。
 
    农业工程拥有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2个国家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是“十二五”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云南省B类高原学科。
 
    学校光学工程是云南省唯一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在颜色与人眼视觉、红外成像系统及应用、光电医学融合等方面,科研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在太阳能技术开发及利用方面,成为服务云南、影响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典范。
 
    发挥学科优势 提升服务区域社会发展能力
 
    西南地区湖泊生态系统一直是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关注的重点。多年前,学院副院长王金亮和陈光杰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课题西南地区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突变机理带进了西南地区,对西南地区湖泊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学要实干,这是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中一直秉持的理念。学校科研处处长郑勤红说,学科建设要在服务地方行业中求发展,嵌入地方发展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多年来,学校在生物酶制剂的开发利用、光伏水泵规模化应用、太阳能干燥技术应用、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生物酶制剂的开发利用方面,该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养殖饲料添加剂方面开发出多个酶制剂产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开发了以酶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制革准备工段污染物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参与完成的“基于酶作用的制革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及关键酶制剂创制”项目于201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马铃薯产业化研发及成果推广方面,研究团队加强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选育出适合于云南广大农村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被我国、国际马铃薯中心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作为国际合作研究的典范。
 
    在光伏水泵规模化应用方面,研究团队建成了世界首个兆瓦级光伏水泵系统工程示范项目,相关技术多次刷新中国乃至世界的光伏水泵最高扬程及规模的纪录。“光伏水泵规模化应用技术”因在云南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被评为云南2013年十大科技进展。
 
    在太阳能干燥技术应用方面,开展太阳能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传统农业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生态、能源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节约30%以上的常规能源。利用学校专利技术与企业合作,争取研发经费4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采访中,谈及学科建设,各位专家教授始终认为,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只是迈出征程的第一步。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十三五”学科及学位点建设规划》,学校将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计划、学位点结构优化计划、学位点内涵建设计划和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提升计划,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师大供图)
责任编辑:董明强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