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在昆明举行的2018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护能力、运用能力、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10周年。发布会上,省知识产权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省工商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10年来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情况。
“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28695件,专利授权1423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1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高。”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10年来,我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申请量年均增长24%,授权量年均增长2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25%;商标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增长6倍,中国驰名商标增长15倍,云南著名商标增长近2倍,地理标志商标增长13倍,企业通过马德里体系注册国际商标数超百件。截至2017年,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21万多件,在全国排名第18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达49个,在全国排名第20位;以花卉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代表的植物新品种数量10年间累计增长8.6倍,累计授权植物新品种数量在全国排名第3位。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10年来,全省知识产权执法部门认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查处办理专利案件1300多件,商标侵权案件9000多件,盗版侵权案件3400多件,进出口知识产权案件780多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建成中国(云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中心,建立多个维权援助服务网点和工作站,形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2017年,我省加大对展会、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检查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60个、商品10万多件,其中专利产品8200多件,全省专利案件立案466件。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知识产权运用能力,2008年来,我省积极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开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明专利转化为重点,组织实施专利转化项目700多项。专利技术合同交易达1100多项,交易金额80亿元;专利许可交易400多件,交易金额3亿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交易1600多项,交易金额18亿元;植物新品种交易120多项,交易金额4亿元。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工程,全省共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31家,省级优势企业80家,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23个。2017年,我省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贷款6.67亿元,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专利转移交易350项,合同金额近18亿元。
记者 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