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靠近一点,笑一个。”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税务局挂牌时,扎根边疆税务工作35年的董保能和徐学清夫妇,拿着有些泛黄的结婚证在崭新的牌子前合影留念。时隔24年,见证和参与国税、地税从分设到合并的这对老夫妻,如今又成了新同事、好战友。他们同全省2万余名税务干部一样,从新起点携手迈向税收现代化的新征程。
时针拨回40年前。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后两次“利改税”,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引领税制改革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94年,分税制的引入开启了国税、地税分设的历史,这成为财政体制发展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改革;2013年8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我省顺利启动,至2016年5月1日增值税试点在我省各地各行业全面推开,实施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税收舞台;2018年6月至7月,我省税务部门省市县三级新税务机构顺利挂牌。
从利改税到营改增,从减税降费到便民办税,从国税、地税分设到合并……改革开放40年来,税制改革在云岭大地不断向纵深推进,转化为源源不绝的动力注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引擎,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一个个重大税收政策与关键节点,串联起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的风雨历程,一支支奋战在各条战线的税务铁军,助力纳税人“轻装上阵”。他们中有脱下戎装换上“税务蓝”的共产党员,有奋战在税收一线的姐妹花,还有义无反顾回乡扎根的“税二代”,他们用工作的小点滴践行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大使命。
“回想过去骑着‘偏三轮’走街串巷收税的日子,现在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德宏州税务局副局长董保能说,从以前的抵触不配合到今天的理解支持,从一支圆珠笔、一张复写纸、一把算盘到今天方便快捷的信息化网络,越来越完善的税收法律、越来越科学的征管方式、越来越和谐的征纳关系,让税务工作者更加坚定信心,继续深化简政减税降负措施的落实,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10月25日,随着全省146个县(区)局“三定”的宣布,标志着我省税务机构改革第二场主攻战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
全省各级税务部门立足机构改革和征管实际积极担当作为,顺利实现全省48148户纳税人和61517户缴费人的“无感式”管户调整工作,有效解决纳税人和缴费人“多头跑、多头管”的问题;全面推行“一厅通办”“全省通办”“全国通办”和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主税附加税费“一次办”等便民举措,截至9月,逐步规范了全省税务系统258个办税服务厅设置,统一税收管理和服务,让纳税人和缴费人“最多跑一次”;自9月1日起,在全省办税服务厅全面推广使用统一工作平台,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了“一窗一人一机一界面”办税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税收效率、降低了纳税和缴费成本。目前,省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正持续推进“互联网+税务”精准化服务,拓展网上办税功能,打破传统办税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下大力气解决办税难点、堵点等问题,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董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