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绘就生态云南新画卷
      发布时间:2018-12-07 13:08:5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速 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抓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水污染防治和水功能区管理等改革取得突破。狠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实现对16个州市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省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红色名录(2017版)和省级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国内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将于明年正式施行。全省河湖库渠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全覆盖,实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
    本报记者  胡晓蓉
    近期,知名旅游网站——去哪儿网公布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境内目的地排行榜中,昆明首次超过北京,位居第二;在最受老年人喜爱的目的地排名中,以四季如春而闻名的昆明同样名列前茅。
    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绿色是云南最亮丽的底色,更是云南享誉四方、广泛“圈粉”的“名片”和底气。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七彩云南正向世人展示一幅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污染防治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初冬时节,草海大坝上游人如织。昆明人的“老朋友”红嘴鸥如约而至。人鸥亲密嬉戏的同时,大坝上一块显示着断面水质情况的电子显示屏吸引着不少人关注。
    从劣Ⅴ类到Ⅴ类,再到今年前8个月的Ⅳ类,滇池水质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再,直到今天依然受害。”这段顺口溜生动描述了滇池水质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有着高原明珠美誉的滇池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将滇池治理列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九五”以来,国家连续4个五年计划将滇池纳入“三河三湖”治理重点。
    “十二五”以来,随着滇池治理“环湖截污与交通、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推进,滇池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实施,滇池首次实现了规模化生态补水,入湖水资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滇池水体水质明显改善,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鱼等土著鱼类重现滇池。
    “污染防治是补短板也是谋长远,必须向着最艰深的方向挺进,背水一战,全域治理,全面防控。”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纪华说。
    基于对污染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我省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周密、具体的部署。印发实施蓝天保卫、碧水青山、净土安居3个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放眼全省,玉溪市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为重点,建立覆盖全流域的责任体系,坚决打好新时代抚仙湖保卫战;大理州认真总结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经验,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全州产业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成为云南各族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共识。
    2017年云南省环境公报显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2%,居全国第一;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2.6%,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时代的云南奋力书写合格答卷。
    “四梁八柱”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坐拥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的云南,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任。对云南而言,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立足云南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发展定位,我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云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胆改革创新,系统全面推进,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关乎发展、稳定和民生,既要到点到位治标,更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久久为功治本。”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的同时,多部地方法规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立起了生态云南建设的“四梁八柱”。
    改革探索中,普洱率先在全国推行绿色经济考评制度,景东等各县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化到干部考核,针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实行综合考评“一票否决”;玉溪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覆盖全流域的责任体系,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在全省率先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点位覆盖全市各县区……
    在位于昆明市金鼎山的空气自动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地对周围25平方公里以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邓加忠介绍,从2017年起,我省投入近两亿元,在16个州市推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全省129个县(市、区)已建成154个站点。正式投入运行后,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不仅能实现“县县能监测”,随着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完善,还可实现“县县能预报”。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推动云岭大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绿色发展谱写生态文明新篇
    从昆明市东川区龙东格公路驱车沿小江而下,道路两旁的银合欢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从遍布沙砾到瓜果飘香……40余年来,东川泥石流治理和恢复生态、建设绿色家园的脚步从未停歇。
    小江是东川人的母亲河,小江流经采矿历史悠久的“铜都”东川,沿岸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矿企,生态破坏严重,流域内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泥石流频繁。为彻底改变小江流域生态环境,东川区提出“治理小江就是保护长江”的全局理念,坚持“生态立区”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压倒性位置,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和矿区复垦等工程建设。
    近年来,东川区先后实施土地整治项目8个,建设规模4.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800亩,惠及项目区农户3000余户万余人。“土地资源的盘活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为东川脱贫攻坚插上了翅膀。”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德云说。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东川水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1309.56平方公里减少到2017年的1056.6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0.8%上升到2017年的33%。
    东川的绿色之变是云南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理念到行动,在云岭大地上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与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相竞争并获胜的另一种发展模式,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紧密结合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要求,我省重点发展“不砍树、能致富”的生态产业,为人民群众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倒逼全省产业优化升级,绿色制造已形成我省工业发展趋势。
    突出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云南已成为全国外送清洁能源的第二大省份。云药、云茶、云花等生物产业,多姿多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生态旅游,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云南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举全省之力,守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呵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绘制更新更美的生态文明画卷。
责任编辑:董明强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