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会泽县马路乡脱贫举措带来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8-10-10 13:45:27   来源:
分享到:
夯基础 兴产业 固生态 严治理
会泽县马路乡脱贫举措带来新变化
 
    会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马路乡是全县最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
 
    2013年以来,马路乡依托精准扶贫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由此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环境不断改善。
 
    如今,马路乡各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昔日贫穷的山乡正在发生着蜕变,焕发出新的活力。
 
    夯基础 乡村强
 
    “现在,我们村的变化可大啦,村里建起了小区房、小广场、农家书屋,还有爱心超市。”说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马路乡村民刘贵尧显得格外自豪。
 
    马路乡位于会泽县东北部,距会泽县城92公里。全乡辖17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305个自然村9450户28497人。2013年马路乡被列为贫困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62户18051人,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面对困难,马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审时度势,夯基础、兴产业、固生态、严治理推动发展。
 
    “以前我们去乡上办事很不方便,都是泥巴路,一遇到下雨天,坑坑洼洼,满脚稀泥。”提起村里以前的交通状况,村民袁欢还记忆犹新。
 
    长期以来,由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困”住了马路乡的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马路乡党委政府看准了“穷根”所在,他们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工作来抓,积极对接有关部门,跑项目、找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重点提升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铺路。
 
    全乡先后投资5244万元,完成了巴图集镇道路、64.4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块石路、12公里柏油路、31公里道路新修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到行政村路面由泥巴路变成砂砖块石路面。
 
    2017年整合投资1536万元,强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柏油路农科站至蛤蟆口3.07公里,垮山至沙坝5.7公里。投资600余万元升级改造卡马公路47公里,全乡修复水毁公路11公里。投资2160余万元,硬化道路116条14.59万平方米。新建厕所8个,垃圾池1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50盏,绿化美化环境1100平方米,彻底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交通状况。
 
    交通条件改善了,配套设施不断健全,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昔日普通的边远山乡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兴产业 百姓富
 
    “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发展产业。”这是马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识。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的种养殖习惯,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和养殖肥猪、肉牛、黑山羊一直是马路乡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脱贫是关键。
 
    马路乡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切实做到产业进村、扶持到户,按照“传统产业抓粮畜、优势产业抓烤烟、品牌产业抓核桃、特色产业抓蔬菜、新兴产业抓药材”的思路,大力推进“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核桃、蔬菜、烤烟、中药材、黑山羊、生猪等种养殖业,实现农户增收。按照“江边蔬菜、山腰果、田间烟叶、家畜多”的家庭产业格局,“突出特色抓产业、壮大支柱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把蔬菜、核桃、烤烟、畜牧、劳务输出作为全乡“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厚植传统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推广科技增收措施。结合山区立体气候特点,马路乡在硝厂河及牛栏江流域发展种植冬早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同时试种玛瑙红樱桃、黑木耳等特色作物。
 
    固生态 乡村美
 
    马路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后续管理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018年实施退耕还林2000亩,坚持把退耕还林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和生计统一、增绿与增收同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通过政策性补助增加收入,农户每退耕还林1亩可在5年内分三次获得国家补助金1200元,其中第一年获得补助金500元,第三年获得补助金300元,第五年获得补助金400元,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退耕还林政策太好了,免费给我发核桃树、还有补助,我的15亩核桃树就是我发家致富的出路,我一定好好种植,好好管理,争取让核桃树变成我家的摇钱树。”村民尹顺礼高兴地说。
 
    近年来,马路乡结合本地实际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发展核桃特色产业,把核桃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来抓。
 
    半坡村荒山荒地多,地广人稀。从2005年开始,通过项目规划种植和群众零星种植,半坡村核桃种植面积从260亩发展到目前的6800亩,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脱贫致富早日奔小康。”半坡村党总支书记洪会荣介绍,“目前半坡村核桃挂果4600亩,100亩以上的大户4户,50亩以上25户。2017年,全村核桃收入561万元,户均收入9609元,惠及群众537户1712人,其中,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215户、5万元以上4户。”
 
    马路乡种植核桃从2005年6392.4亩发展到2018年10.33万亩,挂果面积8万余亩,2018年实现核桃产值预计实现5000余万元,户均收入5300余元,人均收入1200余元。核桃树不仅成为马路乡的“致富树”“摇钱树”,还绿化了村庄扮靓了乡村。 
 
    严治理 村风淳
 
    漫步在乡间,太阳能路灯沿着笔直的村道一字排开,宽阔的小广场上,人们有说有笑,洁白墙壁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村规民约标语十分醒目。
 
    近年来,马路乡不断健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七五”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全面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乡村治安防控实现“多网融合”。深入推进“平安马路”和“法治马路”建设,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大力培育乡风文明工程,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村级文化活动小广场,建设农村“文明墙”,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度,举行运动会,文艺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户”、“孝敬公婆好儿媳”、“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将农民群众从酒桌、麻将桌吸引到文化广场,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良好乡村新风,建设农民的“心灵家园”,让乡风淳、民风美、家风正。
 
    “路灯亮了,活动广场建了,群众有玩处了,乡里乡亲更亲近了。”巴图村党总支书记黄禹能感慨道。潘志艳
责任编辑:董明强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