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牟定:让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18-10-12 13:28:3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2018年9月29日,牟定县脱贫摘帽,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如今的牟定山乡,公路通了,村庄美了,日子好了,群众的精气神足了。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折射出生活的沧桑巨变,也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1年,牟定县被认定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滇西边境山区片区县
 
    2015年至2017年,经过“五查五看”和“三评四定”,牟定县精准确定1个建档立卡贫困乡、46个贫困村
 
    2014年至2017年,全县未脱贫贫困人口从3423户11691人
 
    减少至948户2573人,贫困发生率由7.85%降至1.73%
 
    三年来,全县根据群众所需所盼共整合投入资金7.42亿元
 
    实施了1个乡镇、46个贫困行政村、461个有贫困人口的自然村惠民工程和246件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
 
    脱贫攻坚战打响三年来,全县种植特色蔬菜12.6万亩
 
    70841名农村劳力通过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年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整合投入资金2.95亿元
 
    实施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10864户
 
    压实担子  责任扛起来
 
    抬头是山,低头还是山。戌街乡偏远的老纳村655户人家中有170户贫困户。对此,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毕才很是担心:“这个贫,怎么扶?”
 
    毕才是县林业局一名正科级干部,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就在老纳村“安了家”,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扶贫工作上。
 
    为压实担子,真正把攻坚责任扛起来,牟定县实行“五包五定”网格化责任管理,由县委书记、县长“总包”全县,其他县级领导“挂包”或“分包”全县7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89家县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细包”村民小组,全县3127名机关干部“直包”到户,定挂包区域、联系人员、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脱贫时限,把挂包帮扶责任落实到人。
 
    在此基础上,全县把每周六定为“脱贫攻坚工作日”,实现了贫困户帮扶和非贫困户联系全覆盖。县、乡、村各级联动,建立起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层层立下“军令状”,向中央和省、州基准看齐,形成“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抓落实、部门配合、干部帮扶”的精准扶贫“一盘棋”格局,各司其职、层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最快速度将项目、资金、人员聚到基层、落到实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扶贫干部能否扛起责任担当,事关扶贫工作的成败。县委对症下药出台规定:干部提拔要用扶贫是否实在、帮扶是否到位等来衡量,对280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84名第一书记和41名大学生村官严格管理,实行召回工作制度。自2016年以来,全县已对12名脱贫攻坚工作不胜任的干部进行了调整。从常态化督查到交叉检查暗访,从调整绩效考核指挥棒到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牟定县实施最严格的扶贫成效考核。
 
    用对法子  群众干起来
 
    “一谢共产党,吃饭把您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脱贫奔小康;二谢共产党,穿衣把您想,以前麻布缝又补,现在毛料新时装;三谢共产党,住房把您想,以前住的茅草棚,现在宽敞新楼房……”这是时下在牟定乡村广为流传的一首《十谢共产党》歌谣。
 
    扶贫先扶志。牟定县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120名“小蜜蜂”宣讲团成员进村入户进行惠民政策宣传活动,100余支民间文艺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村巡回演出,编撰成顺口溜和童谣广泛传播,在全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宣传体系,不断强化群众自强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新桥镇兴隆村委会三排村民小组贫困户杨正武,在各级帮扶下努力奋斗,养生猪、种花椒、盖起新房,一家4口过上了幸福生活,“自己再不争气,就真不好意思了。”
 
    扶贫,必须让群众动起来。牟定县实行了“五个一”帮扶措施,挂包干部每月至少到群众家中开展一次民情恳谈、落实一次民事代办、进行一次政策宣传、打扫一次环境卫生、自己买菜与结对户吃一顿民心饭;结合农村习俗,县里出台“双十”群众工作法,要求进村干部见到群众要有礼貌,见到农户干活要帮忙,要用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不讲空话、不打官腔;全县开展 “奖勤曝懒”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奖勤曝懒”拔穷根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勤劳致富典型大张旗鼓表扬,被评定为懒惰致贫的则在村组公示曝光……
 
    通过这些“心贴心”、“接地气”的帮扶联系,拉近了干群距离,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至2017年底,全县共评选表彰勤劳致富典型75名、脱贫光荣户2475户,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
 
    走对路子  日子甜起来
 
    金秋时节,戌街乡碗厂村干海资平掌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密密匝匝的果实缀满枝头,香气四溢。
 
    “以前,这里只能种些玉米。如今是一片葱绿,群众收入翻了好几番。”村党总支书记金之扬感叹道。如今的碗厂村,猕猴桃、番茄等特色果蔬四季飘香,全村4000多亩土地中有一半多用于规模化发展高原特色果蔬产业,“只要选对路子,再难的硬骨头也能啃下。”
 
    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牟定县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发展资金、构建一套服务体系,走规模化发展、组织化生产的路子。在高寒冷凉地区发展种植核桃、红梨、冬桃各20000亩,樱桃3000亩;在低热河谷地区发展早桃、青花椒各20000亩,猕猴桃2000亩;在坝区发展优质烟叶基地30000亩、商品蔬菜50000亩、油菜50000亩和10万头(只)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基地5个;依托县内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原料需求,建立9个农产品原料基地,每年规划发展特色蔬菜种植10万亩,实现了贫困村组、群众产业全覆盖。
 
    “贫困发生的根子在哪里,就在哪里重点发力。”除了产业,牟定县还重点从基础设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精准施策,让群众受益。
 
    在项目建设和资金保障上,全县实行项目跟着“短板”走,围绕群众所盼所需,缺什么、补什么,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本级预算支农资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力推进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最后一公里”。
 
    在就业上,到2017年全县已有70841名农村劳力通过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年人均增收20000元左右,实现了“一人就业,致富一家”。
 
    全县还把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作为实现脱贫的重要保障,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投入资金2.95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10864户,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让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房。
 
    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政策,全县义务教育均衡通过国家考核验收,1985名贫困家庭子女全面享受政策补助。通过与华中师范合作办学,利用优质资源夯实师资力量,使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今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
 
    目前,全县已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单点救助“五重医疗保障”机制,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2016至2017年,全县共为2383人次贫困人口减免住院费847.37万元,贫困群众就医有了保障。
责任编辑:董明强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