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耿马县芒抗社区——小小村史室讲述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8-05-29 14:49:3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初夏,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着柏油路行驶10多分钟,贺派乡芒抗社区即出现在眼前。

来到村史室,最先闻到一股菠萝的香气。门口摆放着几只菠萝和几串玉米。而这正是芒抗产业演变的简史。

老支书俸光明67岁了,从1975年到1996年在村里任职。如今,芒抗村成为芒抗社区。

“40年前,口粮不够吃,到处去借粮。种稻谷呢,就是老一套,栽得密,产量低。种玉米和小麦也一样,还要到山里挖山药当粮食。”在村史室,俸光明回忆道。

“那时候在生产队,我家5个人,一年分红只能分到几十元钱。包产到户后,粮食够吃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俸光明说。

芒抗社区海拔1100米左右。“近年来不断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发展菠萝等产业。”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正祥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芒抗菠萝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气,全村种植菠萝2000多亩,亩产值达7000元至8000元。

40年沧海桑田,芒抗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芒抗村有14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甘蔗,2006年后发展菠萝、坚果。如今芒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1600亩,亩产值达2000多元,新种坚果500多亩。

去年,俸光明家种植甘蔗40多亩、菠萝4亩多、坚果9亩,人均收入超2万元。

“像老支书这样产业发展得好的家庭,全村有70%至80%人家,一部分人家比他家还发展得好。”从贺派乡人大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赵忠祥说。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运输靠人背牛驮,耕地犁地全靠牛。”指着村史室里与马鞍相似的旧“牛驮架”,俸光明说,现在用上了“气死牛”——微耕机。

如今,芒抗社区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农机具机械化。“80%的人家有手扶拖拉机,30%的人家有大拖拉机,全村挖掘机、装载机有5台,推土机有4台,还有压路机,有4辆中巴车跑客运。910户人家(3691人),家家有机动车。”赵忠祥说。

说话间,大家已经从产业板块,走到了住房板块下。这里,一组照片对比鲜明:一边是低矮昏暗的土基房、篾笆房、茅草房和瓦房,一边是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民族特色房。

就在2008年前后,俸光明一家4口,住进了2层180平方米的蓝顶白墙现代傣族特色新居。

“40年前住的是土基房、茅草房。1982年村里开始盖瓦房,陆陆续续有了砖木结构房,如今住上了砖混结构洋楼。”俸光明对比今昔,感慨万千。

看着挂在村史室的傣族、景颇族服饰变化史展示,李正祥告诉记者,民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在芒抗社区保留下来,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村史室分为五大板块,以党的光辉照边疆为核心布局,集中展示我们社区傣族、佤族、景颇族的生产生活变化。”李正祥介绍。

“40年前,遇到民族节日,大家都没啥好吃的,只好各过各的。现在村里的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佤族新米节等节日,各民族互相参加,一起热闹,互相能说对方的语言,我们几个民族真是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里。”赵忠祥动情回忆,目前社区有打歌队、象脚鼓队4支,还有文艺演出队,每次搞活动都非常热闹。

村史室正中央顶上是一盏做成党徽式样的灯,正下方是全村村貌。“寓意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贺派乡党委组织委员徐魁说。

“‘沐浴党恩,百姓丰收在望;功德永存,我们感恩常在。’芒抗社区全体村民在此刻碑勒石致谢!”社区活动场所前的石碑,记录着芒抗的历史,见证着芒抗的当下,守望着芒抗的未来。

(记者 李春林 谢进)

责任编辑:张潇予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