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在农村,原来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现在老百姓的住房靓起来了,收入增加了,过上好日子的盼头更足了。领着国家的工资,不干事干不成事干不好事,那就是对不起组织。”采访临沧市云县忙怀彝族布朗族乡扶贫专干曾绍成时,他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从小学教师、乡文教组教研员到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乡长再到主任科员兼乡纪委副书记、扶贫专干等职务,曾绍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出彩一行。36个春秋,他不忘初心把青春和热血根植于基层,情注于乡里。
披星戴月,长年奔波在扶贫的路上,摩托车是曾绍成常年风雨无阻的交通工具,车上随行的就是他的工作手册和相关脱贫攻坚文件资料,还有一套雨衣和一直不离身的各类药品。这些年,积劳成疾的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炎等多种疾病,病痛的折磨没有击垮他全身心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
曾绍成先后和乡班子成员一道制定了“忙怀乡‘十二五’扶贫发展规划”“忙怀乡‘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忙怀乡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这些蓝图的出台加上有序有利有效的举措,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其中,曾绍成倾注了大量心血,功不可没,他是规划乡村发展的一本‘活教材’。”这是乡党委书记何光进给予的中肯评价。
忙怀乡地处高寒边远山区,贫困程度深,精准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曾绍成深入到3000余户贫困户家中调研座谈,差什么、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他都找得准、摸得清。“精准扶贫,按照县委分工,我直接挂钩忙怀乡。对曾绍成我打心眼里佩服,你别看他平时话不多,但一到贫困村,一到贫困户家中,他就是一张活地图,围绕‘六个精准’,说得头头是道。他主抓的贫困村是全县脱贫攻坚首战首胜的典型。”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谭波告诉记者。
按照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忙怀乡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如期脱贫外,全乡卡外返贫致贫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县委副书记字德用说:“曾绍成提出的既要注重‘卡内脱贫’,又要注意‘卡外减贫’建议,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全面巩固,精准聚焦脱贫对象,突破工作短板,强化脱贫成效,有力地推动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决策参考。”
“‘十二五’以来,曾绍成牵头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美丽乡村省级重点村项目3个,产业致富工程4个,培训农村适用技术60余期,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20人,全乡295户贫困户1149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县扶贫办主任李维彩接过了话茬子。
“做规划他是好手,争取项目他是里手,管理使用资金他是能手。不到10年的时间,经曾绍成手的项目资金达700多万元,没有一分放进了自己的腰包;经他手里的扶贫资金达3000多万元,也没一分差错,当地干部群众称他是好管家。”县纪委常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查中勇说。
实施扶持较少民族发展计划,如何用足用好用活邦六、拉弄、慢卡3个村项目计划,曾绍成提出了“有偿无息、循环扶持、滚动发展”的新机制,着重组织群众实施生猪、黑山羊、本地黄牛和山地乌骨鸡等畜禽养殖。通过几年的运作,以邦六村为例,去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377万元,畜牧业收入45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2%,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的产业致富路。
记者 李春林 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