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加大林业生态扶贫力度
      发布时间:2019-05-06 14:37:1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十三五”以来,共投入贫困地区林业项目资金221.8亿元

近年来,我省把林业生态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全局中谋划布局,“十三五”以来,全省共投入贫困地区林业项目资金221.8亿元。

据了解,2018年以来,我省落实林业资金106.44亿元,下达贫困地区林业投资84.31亿元,占比达79.2%,其中深度贫困地区40.31亿元。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提高了瞄准度,增强了倾向性。通过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治理,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2018年,全省88个贫困县完成营造林626.7万亩(其中深度贫困县214.7万亩),占全省总营造林面积的76.16%。全省88个贫困县森林覆盖率达61.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深度贫困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91%,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全省脱贫攻坚打下牢固的生态基础。

以实施生态护林员为重要抓手,我省着力推进林业生态保护脱贫。截至2018年,全省生态护林员指标达到7.45万个,其中中央倾斜支持4.45万个,年度指标安排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克服财政困难,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安排省级生态护林员指标3万个,特别是2018年省财政按照中央安排指标数给予1:1配套,为全国安排资金最多、支持力度最大的省份。目前,全省实际聘用生态护林员8.27万名,带动33.39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以退耕还林为主要抓手,全省林业生态治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我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新增退耕还林任务80%向贫困地区倾斜的要求,引导林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核桃、澳洲坚果、花椒等经济林果。推动退耕还林工程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依托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我省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推进林业系统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破解发展难题,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据统计,目前全省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拥有经济林果面积510万亩,户均4.3亩,成为“铁杆庄稼”“绿色银行”,涌现了云南核桃、鲁甸花椒、临沧坚果、怒江草果等一批助农增收明显的特色林产品,为产业脱贫攻坚厚植优势。全省已成立林农合作社3730家,带动贫困户4.55万户13.64万人,其中深度贫困县贫困户2.63万户7.87万人。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经营收入达25.14亿元,其中深度贫困县收入达7.66亿元。各级林业部门加强林业技术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困难群众的持续增收种下希望。(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