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林是一名彝族基层干部,生前系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川乡沙力村委会党总支书记。2004年至2007年担任西川乡沙力村委会主任,2007年至2013年担任西川乡沙力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2013年至2017年担任沙力村党总支书记。2017年12月9日8时16分,杨大林在村委会值班室的工作岗位上不幸去世,年仅39岁。今年2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追授杨大林同志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评为“云岭楷模”。
自担任沙力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以来,如何“治穷病、拔穷根”是时时萦绕在杨大林脑海里的难题。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思量,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于2010年注册名为隆欣黑绵羊养殖公司的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养殖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多家黑绵羊养殖大户。在抓养殖产业的同时,他又在种植业上下了不少功夫,通过积极争取烤烟种植项目,2017年沙力村松林、远家沟、加巴村、李家村村民种植烤烟500亩,产值达250万元左右。他还因地制宜带领群众积极种植中药材和花椒等经济作物,2017年全村中药材产值达30万元,花椒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值300万元。通过“基层党建+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沙力村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200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杨大林曾作出了“上任后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民修路、为民架电,改变全村8个村组不通电、不通路的现状,为群众实实在在谋福祉”的承诺。当选沙力村委会主任后,杨大林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践行自己的诺言,争取修路资金。起初,他用父亲的工资作抵押,贷款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修路,到2010年他共计争取资金60余万元,并积极发动周边老百姓投工投劳,修通沙力村委会沙家村至松林、远家沟、牛窝子、华新等8个自然村组的21公里通组公路,打通了沙力村群众通向外界的致富道路。
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名先锋战士,杨大林坚持党建和扶贫两手抓,全力投入到沙力村委会脱贫攻坚的工作中。从“找问题、补短板”专项行动到边缘贫困户的摸底调查、再到后来动态管理,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杨大林总是加班加点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全村16个村小组、636户农户家中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每当有群众来村委会交流、反映想法时,他总是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扶贫政策,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大家心中,杨大林是他们最信赖的“贴心人”。
10余年来,在杨大林的带领下,通过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沙力村各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人脱贫出列。然而,2017年12月9日,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每天干劲十足、誓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杨大林却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工作岗位。当年12月12日,按照彝族群众的习俗,是杨大林“送山”的日子,沙力村全体2242名村民含泪送别杨大林。“他是我们的好书记,也是我们的好孩子。”“他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看得着摸得着的好干部。”……回想起和杨大林相处的点点滴滴,当地群众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眼眶,流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