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2019年《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在玉溪市抚仙湖畔开幕。当天,中外嘉宾聚焦企业在生态行动、绿色管理、共享方案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争相发表真知灼见。其中,关于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环境问题这一话题,令外方嘉宾纷纷“竖起耳朵”。在《财富》亚洲执行主编、《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联合主席钱科雷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前董事长傅成玉的专访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企业应对环境新挑战的信心十分坚定。
“中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关系怎么处理?”钱科雷身边的不少声音认为,中国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毋庸置疑,但对环境保护紧迫性的认识似乎各有不同。傅成玉说,环保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中国已深入人心,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需要从不同方面理解。一方面,环境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应对和解决。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瞬息万变,这就需要各类企业的领导者不仅意识到,而且重视环保的紧迫性。“我们不是为了环保而谈环保,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和更进步的社会而践行环保。”
钱科雷好奇,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怎么落到实处。傅成玉认为,中国政府对待此问题十分严肃,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还在改善,比如污染物的排放,政府以“量”来管理。他提出,对能源的消费,也可以用“量”来约束,无论是地区还是企业都应有相应的上限。
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榜样,中国在此方面的成就一直备受关注。傅成玉表示,虽然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在持续不断追求技术革新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带来了看得见的效果后,更多的绿色资金不断被注入。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傅成玉说:“这不是我们的终点,节能减排,优化消费结构,任重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记者 王欢 刘子语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