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一县一业 陇川:桑蚕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9-09-14 09:58: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金秋九月,德宏大地仍是满目葱郁。陇川县的桑园里、蚕棚内,村民们挥洒汗水,把希望播撒在一株株翠绿的桑树和一颗颗雪白的蚕茧上。

 

勐约乡营盘村门帕村民小组是一个景颇族自然村,有119户465人。原来打打麻将、喝喝酒、晒晒太阳就过一天的钱海文,自从种桑养蚕后,改掉了很多坏习惯。钱海文说:“现在不喝酒不打牌,时间都用来种桑养蚕。一年有六七万元的收入,钱袋子鼓了,两口子也不吵架了。”

 

2010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产业发展滞后,没有支柱产业。村党支部书记李勒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心想村里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2015年,村党支部把发展蚕桑种植作为村民经济增长的途径,流转土地,帮助村民成片种植和规模养殖。2018年,门帕村民小组交售鲜茧32018.25公斤,总计收入137.5万元,家庭户均收入11554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蚕桑村。

 

目前,陇川县桑树种植面积达4.54万亩,亩均收入4000元,实现生产总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00%。涉及种桑养蚕的农户共11054户(县外32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72户,已脱贫3168户,户均增收9222元。

 

县蚕桑办工作人员许珍娣告诉记者,陇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较适宜种植桑树。加上蚕苗、蚕棚补助,收购保底价,农技人员上门服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热情,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种桑养蚕的绿色致富路。

 

陇川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政府+龙头企业+工厂化小蚕共育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运营模式,由企业承担蚕桑产业链中风险最高的育苗和销售环节,将风险最低的种桑养蚕交由农户负责。该模式既保证了公司对优质原料的需求,又最大程度保障了农户的利益。

 

在陇川工业区内,德宏正信公司4座厂房内的24条缫丝生产线正全力运转,新建厂房已拔地而起。“2019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50%,但订单还是排到了12月,产品供不应求。”德宏正信公司副总经理王冰说。

 

未来,陇川县将打造农、工、贸为一体的联合产业集群,构筑起一条养蚕、缫丝、丝绸制造、印染加工、服装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记者 李沛昀 管毓树)

责任编辑:董婵娟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