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七彩云南·一带一路”首届媒体杯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闭幕并颁奖。
本届大赛以“融入云南开放辐射中心建设,助力中华武术文化走向世界”为主题,汇聚全国多个省份的数百名传统武术爱好者,充分发挥了云南辐射中心、武术资源、媒体助推三大优势,开创了以媒体牵头主办并以“一带一路”为主题量身定制的武术比赛先河,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大赛共设武术类个人单项、器械类个人单项、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比赛采用《2012年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年龄分组为A组(35岁以下)、B组(36岁-55岁)、C组(56岁-75岁)和D组(在滇留学生)。参赛者们有的是身怀绝技、但已经退役的优秀专业运动员,有的是依然奋战在武术教学一线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有的是热爱武术运动、对武术习练颇具心得的武术爱好者、发烧友。每场比赛,每个年龄段的比拼都独具魅力,充分显示出参赛者们对武术运动不同的理解。
经过两天近40场激烈比拼后,个人传统拳男子A组形意拳和传统器械男子组的冠军均被云南精武武院的陈玺摘得,他是我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三冠王”;而段媛、段静姐妹则毫无悬念的夺得个人传统拳女子A组形意拳和八卦掌的金牌;另外,天津代表队的王双来获得个人传统拳男子C组其他传统拳冠军;个人传统拳女子B组形意拳的头名被山西代表队的刘长青捧得,省外参赛队伍的实力可见一斑;而来自云南大学留学生队、普洱学院留学生队、 警官学院的留学生们也在D组的各项比拼中争金夺银。在昨晚进行的颁奖晚会上,主办方还颁发了优秀组织奖、优秀裁判员奖,云南大学留学生代表队队员戴安娜获得留学生最佳表现奖,云南警官学院留学生一队队员占他翁沙·维康获得留学生最佳技术奖。
除了紧张激烈的比赛,赛会还于16日晚举行了武术名家论坛,来自全国的武术名家们相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多年习武的心得和当今武术项目的发展趋势。
论坛上,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韶钧,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式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沙俊杰,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席胡宝林登台进行主题演讲,从武术理论、实际应用、传承创新、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讲授心得。
据了解,未来几年,我省将精心打造该赛事,并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武术品牌赛事活动。大赛由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教育厅指导,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云南省武术协会、昆明诺仕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记者 娄莹 周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