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让蓝天白云永驻 玉溪市打响蓝天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9-05-23 17:27:3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玉溪市在幸福的大道上迈步。

经济发展,工业建设加速,城市扩张,机动车污染不断增加,扬尘污染越来越严重……尽管玉溪自然生态条件较好,但空气质量仍面临不小的压力,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玉溪市立足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出台《玉溪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玉溪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自然生态宜居的美丽玉溪提供有力保障。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红塔区大营街乡镇企业众多,一度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如今,来到大营街,你会发现烟囱变少了,街道灰尘少了,冒着黑烟的大货车也少了;绿树多了,鸟儿多了,天比以前蓝多了。“三少三多”的背后,是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持续发力的结果。

在蓝天保卫战中,玉溪市紧紧抓住调整产业结构这一牛鼻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修订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制定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密集出台的政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推动玉溪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旅游文化、生物医药及食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方兴未艾,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有效遏制了空气污染源的增加,为天常蓝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从华宁县磨豆山驱车前往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岔街,沿路可以看到山脊上迎风旋转的风机叶片;从元江县甘庄到通海县河西,山坡上是成排连片的蓝色光伏发电板。以新能源开发为切入点,华宁县建成西南规模最大、国内配套最全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太标集团建成西南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如今以风能和光能资源开发及设备制造为主导,以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利用为依托的玉溪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清洁能源逐渐从配角转变为主角,煤炭等高污染能源逐渐退出舞台。全市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削减煤炭消费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和天然气消费总量,有序发展水电,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

大气污染防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积小胜为大胜,从污染源头从严从实抓治理。2018年底前,玉溪市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划定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各县区2020年底前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全面加强对禁燃区的监督管理。

玉溪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取得实效,污水、垃圾处理率、太阳能普及率不断提高;2018年城市、企业节能减排成效名列全省之首,绿化覆盖面积大幅提升,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在全省14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新能源大巴车穿梭于红塔区的大街小巷,以其靓丽的外观,无烟无噪、运行平稳,受到市民的青睐,成为城市的一道流动景观。目前,玉溪市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覆盖率近90%,低碳、环保、绿色与节能正成为玉溪城市公交车的主流发展方向。目前,中心城区新增50辆纯电动公交车,已有157辆新能源公交车,覆盖18条公交线路,覆盖率近九成。

减少交通运输对空气污染,加快车船结构升级任务迫在眉睫。玉溪市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2020年底前,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在物流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为承担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车辆在城市通行提供便利。

对黄标车亮红牌,对超标尾气说不。全市加速淘汰黄标车,各县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严格实施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等标准规定,公布执行黄标车区域限行、禁行制度,落实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2018年底全面淘汰黄标车。同时,大力淘汰老旧车辆,市级统一制定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目标及总体工作方案,各县区分别制定本辖区实施计划,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

汽车是移动的污染源,不仅要管好车,还要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玉溪市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打好组合拳,遏制汽车尾气污染。

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今年2月,玉溪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中实施的“计划烧除”造成空气污染,玉溪上空变得灰蒙蒙,并伴随着一股烟味,呛鼻的空气扩散到了昆明,引发市民高度关注。

以问题为导向,玉溪市立即进行整改,不仅立即停止了“计划烧除”,还举一反三,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制定有效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给蓝天白云抹黑的事件再次发生。

红塔区坚持实施以燃煤锅炉整治、扬尘污染治理、黄标车和落后产能淘汰等为重点的蓝天保卫行动。全市对秸秆焚烧、垃圾焚烧、烟花鞭炮燃放,严厉控制,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坚持堵疏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全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广泛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三沿”造林绿化活动,在重点交通干线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林荫大道、鲜花大道和生态景观大道,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不让灰尘遮住玉溪生态立市的靓丽招牌。

铁腕治污不手软系统治污显成效

在环境监管方面,玉溪市健全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的沟通协同机制,充分运用重罚、曝光、入刑等手段,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形成环境守法新常态。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加大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整治方案。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配合建立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5个州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机制,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配合编制《滇中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及分级标准;配合建立大气污染联合执法机制,提升大气污染执法监管能力,实现跨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加强县、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2020年底前,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并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实现数据直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排污者责任,建立“快查、快审、快处、快结”的办案机制,对无证排污、超标排污、未批先建、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开展执法排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了“应查尽查、应罚尽罚、应移尽移”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记者 尹朝平 曾永洪)

责任编辑:自然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