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着力培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新动能,围绕农业产业链,全力打造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主体推动 提高整体效益
龙陵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得益于政府、企业、合作社、群众等主体的一体化推动。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陵县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机制和办法来思考、谋划、推动农业发展,把工业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等引入农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
2018年2月,龙陵县签约引进北汽集团下属企业北京兴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稳定脱贫项目,全面发展肉牛产业,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
目前,龙陵县研究制定了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及年度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标准化规模育肥场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散养殖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已整合到位涉农资金4141万元,协调“政融保”支农融资1亿元、贴息专项贷款1亿元,专项用于扶持发展肉牛产业;共注册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建设肉牛冻改点10个,落实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场320个,已建成投入使用58个,全县共有18649户农户养殖肉牛12.7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6.25万头)。计划到明年,新增肉牛存量1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4万头),带动养殖户4695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758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肉牛全覆盖,力争2020年实现产值7.42亿元。
龙陵县把产业链培育作为增加产业体量、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发展肉牛、石斛、褚橙、龙陵黄山羊、中药材、胡蜂、中华蜜蜂等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要素培育 壮大产业规模
龙陵县不断探索夯实产业发展路子,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近年来,龙陵县通过强化石斛种苗培育、种质资源保护、标准化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产品研发、品牌培植等措施,大力培植发展石斛产业。龙陵已成为全国石斛生产第一县,坚持走“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扶持、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路子,不断巩固石斛产业基础,抓牢标准化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产品研发、品牌培植、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石斛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目前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和“种植、研发、加工、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石斛全产业链条。
龙陵县围绕把石斛产业培育成百亿元产值的目标,持续加大石斛产业扶持力度,深入开展龙陵紫皮石斛功效、药理、临床运用等专项研究,努力申报一批龙陵紫皮石斛“食字号”“健字号”“药字号”品牌,创建、申请一批“国字号”专利,研发出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增强龙陵石斛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制定、申报龙陵紫皮石斛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全面建立和推广运用龙陵紫皮石斛产业化标准体系,努力把龙陵打造成为全国紫皮石斛的产量中心、质量中心、交易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食品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石斛鲜条产量达4000吨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以上,石斛产业从业人员达7万人以上。
到2018年末,龙陵县石斛产业从业人员达6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石斛种植户527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66户,石斛种植面积达810万平方米,产量3400吨,产值3.44亿元。
环节发展 引入龙头企业
龙陵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得益于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等环节的一体化发展。以规模农业为基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工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建立绿色发展机制。
龙陵县通过引入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经过近5年的精心培育,勐糯万亩褚橙基地建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目前,共完成土地流转10238亩,种植10000亩,建成育苗基地1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正在建设网室育苗基地,即将启动选果厂建设。2018年挂果3000吨,实现产值600万元;2019年预计挂果8000吨,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陵县始终坚持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建立了褚橙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了一块土地带动增加土地流转、就业务工、产业反哺、集体经济创收等四份收入的路子。
(记者 杨艳鹏 李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