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0-06-07 03:41:2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记者近日从省林草局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个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经过探索实践,我省在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物种保护措施和保护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亚洲象数量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数量从1400只增长至2600只左右,西黑冠长臂猿、黑颈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旗舰动物拯救保护成效显著。

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设30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8个迁地和4个近地保护基地(园)、20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物种达52个。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壮丽含笑、华盖木、滇桐、云南金钱槭、萼翅藤、富民枳、漾濞槭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

为积极拯救保护濒临灭绝野生植物物种,我省编制《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2007年-2020年)》《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等,明确了保护重点、目标和拯救保护措施。15年来,我省投入野生植物保护资金1.4亿元,平均每年近1000万元。为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物种,我省借鉴国内外保护生物多样性经验,依靠各有关单位的科技力量,编制出台相关方案,为极小种群野生动物拯救保护行动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此外,还相继实施了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20多个物种的就地保护和研究、监测项目。

极小种群物种,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为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拯救现存物种资源。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极小种群”保护,2005年又率先在全国启动了62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优先保护行动,2009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小额赠款项目——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在全国率先启动,成为云南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重点和亮点。(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