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六扇雕花门“打开”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9-27 03:46:3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从事木雕行业570户,产值达2.2亿元——

六扇雕花门“打开”致富路

“当、当、当……”走进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斧头小锤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千百年来,狮河村的工匠们靠着代代相传的木雕技艺,让剑川木雕久负盛名。依托这一特色产业,剑川县将这一“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狮河村村民由此步入小康。

秋日阴雨绵绵,狮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兆龙和78岁的老人杨习龙,在村委会细心地打扫6扇雕花木门上的灰尘,“狮河村有今天的名气,这几扇门功不可没。过去大家都说这里土地贫瘠不出粮,有女不嫁狮河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木匠。”杨习龙说。

“早年间,剑川木雕只能做些简单的格子门窗等,一扇门才卖120元。但是村里的张有才手艺很好,他的门就可以卖190元,这在上世纪80年代可是大价钱。于是大家开始花心思下功夫学雕刻,木雕技艺逐步有了提升。”李兆龙回忆,那些年,大家白天干活,晚上跑到庙里照着这6扇门上的图案,画一点回家雕一点,全村10多个人就这样反复画、反复雕、反复学,正是有了这几扇门做模板,狮河村很多人做起了木雕生意。

为了让木雕产业有更好地发展,2004年8月1日,剑川县狮河木雕工艺协会成立。协会会长张月秋介绍,协会成立后对木雕产业实行了五个统一,对外统一接单、对内统一分派订单、统一品牌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进行销售。“这样做能让品质得到保证,还解决了销售难题,稳定了价格。”

在日本,一个做木雕的村子还组织人来交流学习过,因此和它结为了姊妹村。狮河村的老艺人还应邀赴美国华盛顿参加史密森国际文化艺术节,这几年当地的好多能工巧匠还获得过各种荣誉。

为擦亮“剑川木雕”这块“金字招牌”,让木雕产业节节攀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剑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将木雕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了以狮河木雕协会、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艺木雕有限公司、宏盛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金达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并通过“党支部+公司+协会+基地+木雕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如今的狮河村,“人人会手艺,户户做木雕。”2019年,该村从事木雕行业570户,有木雕公司12家、3个合作社,产值达2.2亿元,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记者  黄兴能)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