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我省依靠科技转变营造林发展方式 精准飞播攻克造林难点
      发布时间:2020-10-12 03:23:0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加快绿化九大高原湖泊、石漠化地区、滇中地区等的宜林地或困难造林地的要求,全省林草部门正着力转变营造林发展方式,推广使用林木良种,提升营造林成效和质量,及时开展困难立地精准飞播造林工作,补齐生态发展短板。

通过多年的造林绿化,云南宜林地的结构和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剩下的多为困难立地区域,迫切要求生态修复治理方式必须从规模速度粗放增长转向高质量效益型增长,从面上治理转向精准攻坚。为此,我省立足省情,对困难立地精准飞播造林工作深入调研,开展了详实的前期试点工作。

今年,省林草局把澄江市抚仙湖流域作为困难立地精准飞播试点,省林木种苗总站联合当地林草局共同实施了2020年度云南省省级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困难立地精准飞播良种造林技术推广示范”,计划用3年时间在澄江市龙街镇梁王山、路居镇黑山脚等困难立地开展精准飞播良种造林工作。根据现场调查显示,播种后云南松、黄连木两个树种萌芽情况良好,出苗率接近50%,块状整地落种率达到100%,初步实现精准目标。

省林木种苗总站专家介绍,无人机飞播造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手段,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受地形限制小等特点和优势,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差的区域,效果尤为明显。

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效,加快恢复森林植被,切实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林草部门将坚持适地适树,精准用种,以生态造林树种搭配乡土树种、观赏树种等多模式的飞播方式,使飞播造林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更加稳定的森林结构。同时,坚持人机结合,精准飞播,封山抚育,精准管护。以播区为单位实行封禁管理,适时做好补植、补播、幼林抚育、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飞播造林成效。同时,将及时总结飞播造林方法、技术、经验等,为全省大规模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做好准备。(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