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党建引领下的“西畴之治”
      发布时间:2020-12-04 03:51:4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村民用积分在“幸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本报记者 刘珈彤 摄

在西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

“没有强大的基层党组织就不可能有西畴精神!”西畴县委书记蒋俊说。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突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西畴挥别旧时光景,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产业兴、社会稳,形成了“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的“西畴新现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在西畴,到村小组的路最好,到行政村的路还好,到乡上的路一般,但到县里的路有点差。”蒋俊笑着说。

“四轮驱动”合力筑路是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过程中发挥强大作用的范例。

2013年,西畴县开展5年公路大会战,但财政困窘是摆在县委、县政府班子面前的难题。村小组公路国家没有补贴,当时硬化1公里水泥路仅水泥、沙石等材料成本就在20万元左右。“我们是诞生西畴精神的地方,等难以改变穷窘,干才能迈向富裕。”西畴县委、县政府拿出了“不可思议”的融资方案:按照石山区和土山区硬化1公里道路县里奖补5万元和7万元的标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标准后来有所提高),发动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哪里主动就先支持哪里。在基层党组织带动和动员下,西畴的村村寨寨行动起来。

到2020年,县财政投入的2.2个亿,带动了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7.6亿余元,在这个过程中,占地、占房、占林由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己协商解决。最高潮的时候,西畴每天有十多万人在修路。

而今,西畴县公路密度达到273.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实现行政村通公路率、硬化率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100%、路面硬化率达99%。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起着“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我们出台《西畴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十有十强’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搭建‘有头雁、强带动,有课堂、强素质’等为内容的‘十有十强’作用发挥平台,引导基层组织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上担当作为。”蒋俊介绍。

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西畴县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实施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

兴街镇拉孩村曾经是一个召开党员大会只来5名党员的村子。那时,党员在村子里没有威信,党组织涣散,村民们更不知道脱贫的道路在何方。2013年,刘丕荣当选拉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他上任第一步,便是把村民小组中有能力的党员放到重要岗位,让各村致富能力强的担任村小组长,把外出务工能力素质好、群众信任的年轻人融入村委会。

2018年5月,拉孩村通过整合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万元,率先成立了“幸福超市”,并探索出了“幸福超市”积分管理办法。村民可以通过道德和致富积分在“幸福超市”换取生活物品。

村党总支又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出了村庄保洁“5分钱工程”,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难题。“5分钱工程”动员村民每人每天缴纳5分钱,县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奖补,作为村集体卫生保洁费用,由村聘请保洁员打扫村里的卫生。

刘丕荣告诉记者,“5分钱工程”让群众用自己的钱干自己的事,既解决了部分群众村内就业、在家增收的问题,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路径;既创新治理方式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小组脏、乱、差的问题。

目前,“5分钱工程”扩展到西畴全县,共有879个村小组实施这一工程,群众累计自筹保洁费用250余万元,县级财政兑现奖补资金536.5万元,聘请1469名贫困户担任保洁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0名),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扶志扶智,“加强版”党支部带着村民致富

2018年,西畴县在全州率先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在乡镇成立分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学习新思想、科学理论、道德品质、时代新风、法律法规、职业技能的课堂,把好“导向关”,育好“新农人”。现已开展各类农民培训16期25713人。

原来的蚌谷乡龙正村被称为龙歪村,“歪儿”在当地方言里带着贬义,脱贫攻坚以前村子没有支柱产业,主要靠传统的种植和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村民们因为贫困被人看不起。

2017年,龙正村党组织找到了“巴西菇”这一特色农业产业,并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以5个村支部书记为纽带,形成了党员互助小组。

在前期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龙正村通过民间筹资建设成了最初的28个棚,疫情期间,通过召集村中劳动力自己建棚,建成了菇棚80个。如今,龙正村的这一产业已经形成了文山州最大的村集体经济,而村子采取的“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也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范本。

一开始号召大家种巴西菇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于是村里的副主任刘应考带领4个支部干部组成互助小组,他任总组长,其余小组长每人至少要带领5户村民一起发展。

村民符松跃家里有5兄弟,为了调动5兄弟的积极性,刘应考每天至少到符松跃家中3次。

2018年,符松跃一家种了1个棚,赚了2万元。今年,他们家又赚了4万元。兄弟5人不再“靠着墙根晒太阳”,符松跃常常守在棚子里观察菌子的长势,脸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

矛盾不出村十年不发案

近年来,西畴县构建形成“党建引领、村落协调、社会互动、群众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模式,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兴街镇安乐村村民们在村委会可以一站式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办理救助、办理保险、解决纠纷,甚至还能订购机票。“在大多数村民心中,找到党员,找到党组织,总能找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升权是2019年7月从西畴县中医医院选派到兴街镇安乐村委会任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驻村伊始,他便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进一步升级村委会的为民服务流程,帮助村委会建设成了“一站式”的便民服务体系。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升权第一时间返回村中,投身到防“疫”一线。他与安乐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议、谋划,迅速制定符合村情的防控方案。封村的日子里,安乐村“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发挥了很大功效,村“两委”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搜集到村民们的生活所需、生活所求,并能通过反应迅速的党组织及时给予村民们帮助。村民们在党组织的带动下拧成了一股绳,还筹集到了村民捐款9万元捐赠给了西畴县疫情防控中心。

以德润村,以文化人,西畴县积极探索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善治模式,创新推出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的“四诊疗法”。乡村善治之路既破解了发展难题,也推动了乡村和美。

近年来,西畴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连年下降,全县村寨刑事发案率不到1.5%,1583个村连续10年矛盾不出村、645个村连续10年不发案,形成“发案少、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被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省推广。(记者 段毅 刘珈彤 施颖 陈飞)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